第107章 吕后(第3/7页)
偏偏一帮子开国功臣,打仗什么的,那真是不在话下,在教育孩子身上,一个个都算不上有为,大一点的吧,三观早就养成了,而小一点的吧,中老年得子,捧着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太过苛刻。
因此呢,如今长安城里,有许多问题,其实都是这些二代们搞出来的。这也让官府那边没什么办法,都是顶头上司家的儿子,他们搞出来的那些事,你还能怎么办呢?
刘邦想着廷尉他们送上来告状的折子,眼角一抽,老实说,这里头也有他的锅,他当初跟他那些老伙计,自个都不是什么讲规矩的人,要不是他年轻那会儿,沛县还是楚国的地方,等到后来沛县被秦国打下来了,刘邦年纪也不小了,后来呢,还因为吕太公的支持,混到了亭长的位置,沛县的官员又都是老交情,许多事情弹性比较大。要不然的话,以秦法的严峻,刘邦只怕早早就变成刑徒被拉去修长城或者是修始皇陵了。
刘邦自个年轻的时候不是什么好东西,自然对于年轻的一辈呢,也比较宽容,因此,即便是廷尉他们说了,那些二代们的种种折腾之事,刘邦也觉得比起他们年轻时候来说,也就是那样了,因此,并不多管。
而吕泽呢,吕家可不像是刘家,刘邦做了天子,自然有人对于刘家的家谱一番考证,好在刘邦的曾祖父的确是做过官的贵族,也就是到了刘邦祖父一代,才算是没落了下来,一番追溯之后,直接将刘邦的血统追溯到了帝尧那里,也算得上是根正苗红了。但是刘邦曾祖父当年在魏国也就是个寻常的大夫,等到迁居沛县之后,再分了几次家,刘家也就是比寻常的农家多了几亩地,不至于难得温饱而已。
吕家当年因为田氏之乱的时候,他们那一支却是早早就预见了不对劲,立马带着仆人还有财产离开了齐国,不再姓姜,而是恢复了曾经的吕姓。之后呢,吕家因为家传的相术,总能够广结善缘,因此呢,一直以来都保持了一定的家产还有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吕家其实对于许多事情看得更清楚。
吕家经历的变迁实在是太多了,吕泽呢,知道只要自己的妹妹还在,甚至是外甥还在的情况下,吕家呢,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该低调的时候还是要低调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吕家原本在开国功臣之中,风头就太盛了,回头自家子侄再利用他们这一代人之前的人脉,难免会对其他那些彻侯,乃至皇帝都造成一定的压力,到了那个时候,吕家可未必能讨得了好处。
因此,对于吕家的子弟来说,知情识趣一点,将人情用在关键的地方会更好,等到老一辈那些彻侯过世之后,吕家呢,就可以借助于之前的人脉,还有跟未来天子的亲戚关系,展露一下自己的能耐了。
吕泽为家族规划得很好,在刘邦那里呢,却是刷足了存在感,就像是萧何选择食邑的时候,选择的都是比较贫瘠的地方一样,吕泽呢,也是在那里表现出了对于刘邦权威的臣服,表示吕家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掺和朝政还有军事上头的事情了,你也别担心回头吕家功高震主什么的。
刘邦在跟吕泽一番交流之后,然后呢瞧着吕泽精力不济,也不能继续赖着了,那样的话,就不是来探病,而是来催命了,他直接起身准备回宫,临走呢,又是大手笔地赐下了一大堆的东西。回去的时候,刘邦跟舒云同车,他沉默了半天,最后有些犹豫着说道:“听大兄的意思,是觉得那些小一辈的孩子们有些不像话了?”
舒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妾身之前看书,有句话叫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于小辈关心爱护,也是一样的!如今陛下觉得这些小辈只是胡闹,但是,若是他们一直这么下去,再无敬畏之心,那就不是胡闹了,回头真要是触及律法,陛下到时候又该如何对待呢?”
刘邦听了,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汉律其实大半都是从秦法修改而来的,只是弹性大了很多,惩处也没那么严格,但是核心那几条,还是刘邦当年入关的时候,跟关中百姓的所谓约法三章!另外呢,还有就是一些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制定的一些律法,这些在刘邦看来,都是不容触犯的。刘邦想了想,要是那些子侄辈在这种事情上头犯了错,到了那个时候,却也容不得刘邦手下留情了。再不济,也是要削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