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发展(第3/4页)
外国人的钱,不赚白不赚啊!
再设计这方面,连优是很有天分的,唐妙一点拨,连优也就懂了。
“其实印染的工艺,也不是很难,但是咱们没有机器。”连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现在也缺少这方面的机器。其实要说真的想要东方特色,把图案刺绣也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手工的刺绣更好,不过这个成本就太高了。咱们也难找这样的老工人……”
唐妙眼睛一亮:“不方便手工刺绣,我们可以搞机器刺绣啊!”
连优:“!!!”
唐妙:“如果真要找老工人,又难成本又高,我们现在是来不及的!但是如果搞机器刺绣,我们是可以赶得来一批货的。”
唐妙精神起来:“机器的事儿我来处理,你琢磨一下东方元素。”
连优:“行!”
唐妙二话不说,直接找姜城商量贷款买机器的事儿了!
他们家这一年半其实赚了不少钱,但是除了备用的流动资金,姜城和唐妙却没有太多钱,这正是因为,他们又投入了进去。
他们服装厂周边有一片空地,这片空地其实原来也是划给当年的服装一厂使用的,但是服装一厂因为用不了那么大,所以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
老一辈的人都是仔细的,他们是想着暂时不用这么多就别浪费这么多地方,慢慢在扩大,免得步子太大一下子扯到o。不过要说这老厂长也是有小心思的。自己用不完这么大的地方,但是又不想别人占去了。
这要是他们厂子发展了想扩建,让人占去了他们也不好整啊。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们给厂子建在了这块地的中间,然后现在四个边儿,没有一个正八经的地方,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还有一块菱形。
你说……别人用得上吗?
结果,服装一厂终于还是被合并到了二厂。
现在这块地是姜城的,姜城想要发展,在跑了一些手续之后,在去年的年末把周边这几块乱七八糟的地块都一并归入了自己的厂子,虽然赚的钱是花掉了,但是厂子要发展势必就得抢占先机。虽说政策已经出来两年多,快三年。但是做小生意,大家是认可的。但是真的大刀阔斧的买地很多人还是谨慎。
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又跟之前一样,把一切都收了回去呢?
所以,还是谨慎的。
谨慎的人多,姜城这边就顺利很多。
而他坚信,既然已经发展了,那么这个趋势就是不能抵挡的!至于重走老路,不管是他还是唐妙,都觉得很不可能。
今年开春,他的新厂房已经都盖好了,拆了原本的院墙,整块地六千平方米,虽然比不得什么大厂子,但是看起来格外规矩!姜城都恨不能去好好的感谢一下一厂的老厂长了。
虽然他当初这事儿干的有点“那个”,但是真心很为一厂着想,他搞得那个形状,别人用不了周遭的地,但是作为原来的一厂位置,确实实打实的很优越。
拆了一厂院墙,周遭盖上新厂房和办公楼,再也没有比这更规矩的。
扩建厂房加上增加机器请工人,所以他们手里大笔的资金肯定是没有的。当然,正常的运营资金肯定是还有。但是,如果说要进几个新机器,那么他们手头的资金却不够了。
不过,之前他们都可以贷款,现在自然也可以,他们手里有六千平方米的完整产权和厂房机器,贷个二十万都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的厂房和机器都不止这些钱了。
说起来,唐妙也是真的很看重这次的外商贸易博览会。
虽然这是国内第一次搞这样的活动,但是唐妙觉得,对他们这个行业来说还是有些优势的。展览那边大型重工企业参展多,可是从机器发展上来说,他们是不敌人家先进的,那么他们哪里有优势呢。
就算是服装,也未必有优势。
可是,他们搞了东方特色,那么就很不同了。而且,衣服成本价低,总的来说不亏。基本上,拼一把,他们可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没成,他们的工厂发展会缓慢一些,但是,也算不上是伤筋动骨。
所以这一次,她是打算拼一下的。毕竟,在失败的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唐妙肯定是想要拼一拼的。
第一届外资贸易博览会,他们真的很需要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