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96章(第4/6页)

刘维志有个猜测,不过没有看到的时候,他也做不了准。

相比起爸妈寄来的那个大包裹,这个就小了,不过看到张保国这几个字,他就裂开了嘴。

“张保国?这个是你什么人?”

“不是你亲戚吧?”

“不是我亲戚,是我朋友。”说到朋友这两个字,刘维志的语气格外与众不同。

回到宿舍,一堆人围了过来。

“看看、看看,给你寄了什么,肯定不止有信。”

“我这就拆,别急啊。”事实上最急的就是他了。

包裹不大,里面有一封信,两个罐子,一个纸包,还有一本小人书,一个五彩缤纷的鸡毛毽子。

他送了两瓶酱,自己做的,还有一包驱蚊药,自己配的,小人书,自己临摹的,鸡毛毽子,自己用山鸡尾巴毛做的。

“这个是香菇?”

“这个是大豆!”

“给你送吃的啊,我闻闻?”

说起这个,刘维志不自觉舔唇,馋的:“他家的酱,很香!你们闻闻,等回去食堂我们一起尝尝,你们就知道了。”

有人打开了盖子,凑近一闻:“真的很香!”

“拌馒头好吃!”

“拌饭也会好吃!”

“这本小人书我之前没看过,等你看完了借我们看看。”

“我们可以一起踢毽子了。”

大家都在看其他的,信有志一同的没有提起。

这信肯定是要主人先看的。

信的内容不多。

张保国特意把字写大,堪堪写到第二页。

这样刘维志也满足了。

在他这里,张保国一直就是个话不多的人,要是他写了满满几页的纸,他才会觉得奇怪。

没什么不能给别人看的,他把信给其他人:“要看吗?”

他们彼此的家信,都是互相传阅的。

“要要要,我看看,你朋友这字可以啊。”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张保国那一笔端正的字。

“对,他的字一直写的很好。”

“也没写什么啊,看你脸上的笑容还以为写了什么呢。”

“哈哈哈,他给我回信了,不该开心吗哈哈哈。”

等到他们开饭,刘维志把香菇酱带了过去。

一开,立刻迎来疯抢。

“你们省着点,就这么多,吃完就没有了,哎哎哎,说你呢,太多了太多了……”

毫无疑问,来到部队,他适应的不错,跟其他人也相处的不错。

用他爸爸的话说,他既然不知道该怎么说,那就不要说,听别人说就够了,少说家里的事,多听。

在这个陌生的、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目前为止,他过的还不错。

除了张保国之外,他也有其他的朋友了。

虽然认识的时间还不长,但是接下来,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一起相处。

…………

今年的冬天比以往更加寒冷。

他们这里地处南方,一年四季,冬季是最短的,雪也很少下。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有些庄稼来不及,都被冻死了。

寒风吹过,路上几乎看不到小孩子。

棉花太难得了,冬衣不够,很多家庭,就一件冬衣,其他人在那难捱的时间,就躲在家里,待在床上,不是必要,根本不出门。

哪怕是火力壮的小孩子,也在大人的管束下乖乖的待在家里烤火盆。

他们这里没有北方的炕,想要取暖,除了被子之外,就是火盆了。

还有的,是煤炉子,不过煤炉子很少,他们这里烧煤的不多,不过煤炉子改一改,下面用碳的不少。

天气寒冷的时候,还有一样东西很受欢迎,那就是暖水袋。

不过暖水袋不便宜,有的会去搜集药水瓶等等玻璃瓶来做暖水瓶。

倒入热水,自己动手做个活塞,就是一个别样的暖水袋了。

张根有一个暖水袋。

老人上了年纪气血不盛,在冬天寒冷的时候,睡一晚上说不定手脚都是冷的,睡的极不安稳,有一个暖水袋把手脚捂热,那一晚上都会好过很多。

不是每一家都有的,大部分人,都是在睡前,泡一泡热水,然后趁着热乎,钻进被窝里。

南方的冬天,不比北方的干冷,它是带着湿气的,仿佛能够冷到人的骨子里。

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

一场雨下来,又冷了几度。

苏茴家里有一个小炉子。

下面放木炭,上面能够放几个红薯、香芋慢慢的煨熟,也可以放一壶水,这样只要注意添加木炭,水随时都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