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也想去(第3/7页)

又道:“今日怎么有空上线?!”

扶苏便说了忙的事告一段落的事情,便笑着说了政事的安排。

雍正瞅了一眼始皇,暗暗好笑,若无这个人的授意,扶苏敢说这些事?看来始皇是真要扶苏向自己多学学政事的经验了。这人也真是有意思。

行,也行!反正你认可我就行呗,教一教也没啥。反正扶苏是真的好孩子,雍正是不惜好为人师一把了。当然了,也不忘黑一把始皇。

便对扶苏笑道:“你那爹也真是,安排的好好的,却不告知你深层的意义,他那人,肤浅,教也不教说透了,只要孩子自己悟,呵呵……”

始皇冷漠的看着他。

雍正得意的很,来了劲,笑道:“我与你说说呗!”

扶苏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那礼仪,仪态真的是没的说的。

“子婴可为宗室之主,而蒙毅,蒙恬是武,李斯就是文,”雍正笑道:“抓住了三个关键,就抓住了社稷的根本。平衡好了这三个关系,你就是永远的秦皇。无人可以撼动。”

“没想到你那爹真的为你辅路了,却不告诉你路怎么走,怎么平衡。这可不行,这三方,里面的学问大着,要是真处理不好,到时候翻了车,他们会把你的位置还颠覆了,”雍正笑着抚着佛珠呢,道:“扶苏,你可知,怎么叫他们都听话?!”

“仁义为君,令其心服!”扶苏道。

“错!”雍正笑道:“要有仁义之心,但一定要雷霆手段,刀一定要保留在自己的手上。刀若不好用,就换一把刀。就这么简单。你爹那一套,其实是很有用的。这三个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你的关系,你怎么平衡,都需要你自去悟。等到有一天你能平衡驾驭,而不以私义衡量的时候,你就合格了……”

扶苏若有所思,道:“如何公义?!”

“要做到公义,就一定要保留小人之心,”雍正道:“听起来是不是很迷惑?!很矛盾?!”

“然而君王一定是要天底下最大的小人,才能坐稳山河,”雍正正色道:“一切以社稷为主,不可以社稷去赌人心。这才是君王必备的素养。等到有一天,你的小人之心修炼完了,就真的合格了。”

听起来十分矛盾,然而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看扶苏细思,雍正便笑道:“比如说我吧,用人,会怀疑一切。我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不拘出身,只要对国家有用,我便用,甚至需要这把刀的时候,会一个径的纵容,他是小人,是祸害也没关系,等到他威胁到社稷的时候,我再用公义杀了他。说了这么多,你也未必懂,我与你说说年羹尧与隆科多吧……”

扶苏听的认真,听完了,细细思之。

始皇也听了认真,听完了,便哧笑一声,道:“原来你才是最大的小人。”

“呵呵,呵呵……”雍正道:“彼此彼此,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人相互翻了个白眼。

林觅出来了,照旧给他们提水,以及摘果子菜之类的,弄好了,才道:“你们不会又吵起来了吧?!”

“没有,”扶苏笑道:“四叔在教我为君之道。老人家,有一个问题,我想问问老人家。”

“且问,”林觅笑呵呵的道:“不耻下问是好习惯。”

“秦推行郡县制,虽有利,然而,怎么让百姓过渡和接受呢?!”扶苏道。

“这个问题啊,”林觅笑道:“你是上者的考虑,而我是下者的考量,所以呢,你是脱离了百姓的生活,只一味强硬,未必是能达到效果的。所以,你还是要自己去看。你是秦公子,出身公室,不懂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若要革新,最怕的就是在书本之中想当然。这会出大问题的。”

“要自己去看?!”扶苏道。

“是。”雍正接话道:“这个问题,汉高祖就做的比较好,可能与他出身平民有关。他从民间到至尊之位,最懂民间的疾苦,所以他处理的比秦更为柔和。”

始皇心一痛,盯了一眼雍正。

雍正还得意呢,不理他,只对扶苏道:“郡县之中,推行的是三老制,对吧?!非吏而得与吏比,就是指的三老制。”

扶苏正了色听着,雍正道:“何谓三老就不必让我说了,这是从周就传下来的传统。秦呢,郡县制,派吏,官员等当然是极好的,然而若强硬施行,只会引起反弹。强行的让百姓学习秦法,谁都不服,尤其还是从六国来的。汉高祖就做的极好,他充分的吸取了秦的优势,并且,将地利,以及传统相结合,弄了一个三老制来平衡,柔和这关系,所以,我都不得不服,这汉高祖是个奇人,从民间去,出身不够高贵,这是肯定的,然而,优势也是很明显的。秦统一了天下,而汉却承了秦制,真正的开创了一个大朝代。想一想也是微妙呢,始皇你不知道吧,中原人自那以后只自称汉人,而不是秦人,就是汉祖开始的。以后无论传了多少朝代,换了多少朝代,都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