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2章(第4/5页)

上面都送得如此丰厚,作为大队奖励,李建国可谓伤透了脑筋,他想买奖品吧,大队资金有限,怎么着也比不上县城公社的奖励,不买吧,又觉得人家徐宝为国家作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大队不表达表达,怎么也说不过去。

思来想去,他和村委几个村干部商讨了半天,一致决定,“任徐宝同志为大队记分员,专门负责记录大队社员们的工分,并协同村委林会计,做好大队钱粮分配记录等等工作!”这时代一个生产大队大多是一个村儿,村里的村干部,硬性指标有大队长、村支书、妇女主任、会计、民兵连长六个。

第五大队没有民兵连长,主要是五几年的时候整个红旗公社,每个大队的民兵都自带武器,一言不合就开枪武斗,当时闹的很大,惊动了县城里的首长,而后决定取消红旗公社以及其他三个公社的民兵连,改建了派出所,负责治理这些没有民兵的公社治安。

缺个干部指标,第五大队是可以聘用一个记分员的,既算是对徐宝的奖励,又能补缺,免得村里人都惦记着这个空缺,老来找他们的麻烦,想走后门当干部。

徐宝是继李建国之后,第二个考上高中的文化人儿,李建国宣布完之后,队上的人倒没有太大的异议。

人家的学历在那里,又有神仙保佑的,你要不服,有本事你也考个高中文凭啊!听说高中生毕业,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人家一个‘高材生’到你乡下做个小小的记分员,都委屈着人家呢。

徐宝接收了一大堆奖品奖章时,就有些懵,猛然间被聘为记分员,成为村干部,她更加懵了!

她就想当个懒人,平时在家种种菜,扫扫地,没事儿带着侄儿侄女上山下河愉快的玩耍,农忙时再干点农活儿挣钱工分混饭吃,压根没想到要当村干部啊!

可李建国根本不管她怎么想,说完这话,又紧着宣布了另一件大事,“根据领袖的号召和指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有大作为的。所以用不了几天,咱们红旗社会迎来一批怀揣梦想,和我们一起辛勤劳动的知识青年。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每个大队都要修建一个知青点供他们住,大家伙儿散会就积极参与修建工作,到时候找徐宝同志记工分!”

他前面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队上的人根本没听懂,后面说道上头有人要下来,还得给他们修房子,甭管大家乐不乐意,一听有工分可拿,都积极的报名。

散会后,大家都忙活了起来,知情点选修在第五大队的大坝上,就是当年晒麦子,徐宝一家子带动全村干架的那地儿。

那里宽敞靠河,吃住方便,还离村委大院近,知青们有事可以直接到村委,找村干部解决问题。

所以修建一个跟村里一样的土墙、茅草屋顶房子,也不会显得亏待了那群知青。

因为是新官上任,年过四十,名叫林田的老会计,就领着徐宝开始熟悉工作。

记分员看着是个轻松的活计,其实一点都不轻松。因为你要一天到黑在地里转悠,随时拿个本子,记录全队每一个人的具体劳动量,然后再计算填写到每一个劳动者的记分本子上,最后还要盖一个小章,这才叫完事儿。

在没有徐宝当任记分员之前,林田作为会计,一人身兼双职,既要做会计的工作,又要干记分员的事情,领到的工资工分却只有一个工作的份儿,别提多苦逼了。

这会儿有人顶包了自己多做的那份工作,林会计给徐宝讲解工作,讲解的十分认真详细。

比如生产队的记分方式为,一般性非定额劳动,一个男壮劳动力,十八岁以上,出一天满工是十个工分(早工两个,上午工四个,下午工四个),一个女壮劳动力,出一个满工是八分(分别为两个、三个、三个)。十四岁以上到十八岁的半大孩子干活儿,按照劳动的数量,再决定是给记满工,还是半工。

农闲的时候,没有太多劳动量,就按出勤记工。

农忙的时候,或者某项重体力活的时候,按定额记分。如割一亩稻多少分,插一亩秧多少分,挑一个草头多少分。这些定额工分,全都需要计分员逐个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