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故人(第3/4页)
但如果是魏禹山,方妈妈怎么会称为“大人”。
她带着疑惑出了院门,她是二十四岁的小姐,虽然未嫁,但已经有了处理许多事的资格——横竖是世人眼中“嫁不出去”的,所以反而不必如寻常闺阁小姐那边严防死守了。
春鸣和杨娘子都是跟惯她的,也没什么,她示意杨娘子推开院门。
没想到会是崔景煜。
他并没有换赴宴的衣裳,想必是并不准备参加魏家的宴席的。而他出现在这的原因也很简单——燕燕正躲在崔景煜身后,见到她,连忙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来。魏乐水也是一副被逮到了的样子。
她当然并不慌,多少场面都见过了,当年为了分院居住的事,潘玉蓉闹到连族中长老都惊动了,不也过来了。此刻不过是四年前射出的箭落了地,他们是故事里在分岔路口凭射出的箭约定自己要走什么方向的人,分道扬镳也是意料之中的结局。
所以她只是温和行礼,问道:“侯爷好,舍妹又闯祸了?”
有一个瞬间,崔景煜似乎并不会回礼。
但他最终也回了一个京中子弟见到同辈小姐的礼,他是军功世家出身,礼节还是周全的。
萍水相逢的两个人,行的也不过是这个礼罢了。
“算不上闯祸,不过是跟着乐水误入校场,刀剑无眼,叶小姐知道了就行了。”
他把燕燕推到清澜面前,燕燕这样的鬼灵精,终于也有一刻只能被乖乖推回来。
“多谢侯爷。”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平静道:“是我管教无方,打扰侯爷练兵了。”
“客气了。”
话到这里似乎就是尽头了,四年后的第一面,比两军对垒平静,又比故友生疏。是最安全又疏离的距离,就像他们的礼节,从最开始的同辈礼,到行礼时会意的一笑,到只是远远看见一个身影就耳酣眼热,到桃花宴的繁花锦簇,桐花宴的把臂同游,四年过去了,南柯山的月色还那样皎洁吗?山鸟飞过的时候,一个夜晚仿佛有一万年那么长。
然而终于也到今天。
清澜当然并不伤心,她只是像站在海滩上的人,等着潮水一层层涌上来,淹没自己。
然而她并未见过海,她也未曾见过塞北的山,她对这天下山水的印象都来自看的风物志上的描写。她是叶家的叶清澜,最合乎闺阁要求的世家小姐,生在京城,长在京城,日后自然死也死在这京城。
但她也曾经想过要和人周游这天下山川,去见一见真正的海,和他一起看一场书上写的霞光万丈的日出。
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要挺直了腰,痛也没关系,一点点积攒力气,像抓住了悬崖边的树,一点点往上爬,最终也终于能说出话来。
“听闻封侯的旨意不日就要下来,忘了恭喜侯爷了。”她听见自己的声音道。
能恭喜魏夫人,自然就能恭喜他,她是叶清澜,总归是礼节周全。
他于是便不说话了。
叶清澜用了许多力气,才终于能看一眼他的脸。
当然是瘦了,四年前鲜衣怒马的青年郎,天资卓绝,自信得几乎过于放肆了,以至于她一次次劝诫他收敛的崔景煜,终于也收敛起了锋芒,边塞的风沙磨去了他身上浮华的意气,最终呈现出金石般的质地。
当年跑马宴,那首李白的诗怎么念的来着?“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她那时候也那样年轻,为了最后一句“笑入胡姬酒肆中”,足足几天没有理过他。那时候总是这样,常觉得还有许多日子可以浪费,他要是不来道歉,就一个月不理他也是应当的。
他再也不会自称五陵年少,她也自然不再有资格为诗中的胡姬和他斗气。
但当初他为了争马球宴的赌花给她而摔出来的那个疤,还在旧地方吗?
好在魏乐水还小,当年不知道两人之间的事,打断了两人之间的沉默。十分期待地问道:“崔哥哥,你等会会来赴宴吧,我听说有烤羊呢。”
“我还要巡营,就不去了。”
他话音未落,燕燕已经拉着叶清澜的手大声问道。
“姐姐,刚才你帮魏夫人想食单的时候,不是说要做松瓤枣泥年糕吗?蒸好了没有,我等不及要吃了!”她嚷完还不够,还朝魏乐水道:“这个年糕全京城只有我姐姐会做,特别好吃,你等会吃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