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满载而归
临走的时候,崔如英又买了两只活鸡,一把蘑菇,半袋玉米面。
崔家是有鸡的,也挺大的了,能吃是能吃,但是母鸡还留着下蛋呢。两只公鸡估计得留着孵小鸡,所以都吃不得。
蘑菇是蘑菇干,这边叫香蕈,晒干之后闻着可香了,跟香菇差不多。
崔如英觉得鸡可以养些天,然后等着中秋做一大锅黄焖鸡,配米饭吃,还能放别的配菜,一群人吃肯定热闹。
赵掌柜也看见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吃,心里还期盼起来。
东西定好,钱先付了六成,等东西送到了,再给剩下的四成。崔如英让人把东西送去铺子,这会儿铺子肯定有人。
这村子百来户人,还算是大的,但东西还是买不全。
俩人得去别的村子,好在这边村子多,没走多远就到了另一处村落。
崔如英以前没来过这边,还觉得怪稀奇的。
二人转了三个村子,才把需要的东西买完,忙完已经过了未时,崔如英没急着回去,又在村里买了别的东西。
这些家里用的东西是拿崔大山上回给的钱买的,买了一大篓子柿子,黄澄澄的,看着可好吃了,她还尝了一个,甜滋滋的,里面的小舌头又软又滑。
有各种菜干,晒干之后不压秤,一斤三四文钱,也不贵,但可以吃好久。
买的那些胡萝卜和茄子是铺子用的,肯定不能留着崔家自己吃,不然账目也得弄混了。
家里冬天要么吃白菜,要么就吃这些菜干,往年许娘子在家的时候家里也晒,但她今年去了侯府,崔大山又忙活铺子的事儿,家里的院子也不怎么收拾,所以菜干也没功夫弄。
崔如英看还有竹笋干什么的,到时候煲汤吃肯定好喝。
还买了几罐腌货,腌泡椒腌笋子腌酸菜,京城靠南,这和北边的腌酸菜不一样,到时候可以拿来做酸菜鱼,一大坛子,那人说只要不进水油,就不会坏,冬天能吃许久。
还说了,入冬之后家里做熏肉腊肉,都是家里养的猪和鸡鸭,可以来这边买。
许娘子不会做这个,往年家里没钱,崔如英打算入冬再来一趟。
崔如英走的时候村里人还怪舍不得的,她算是大主顾,买得多,家里自家腌着吃的东西她都买,村子里的人自然还盼着她来。
东西给送去了,崔如英今儿都没讲价,都是赵掌柜费口舌,她就在一旁笑。临走的时候,村里婶婶看她乖巧,又塞给她一把煮花生,两个梨子。
崔如英分给了赵掌柜一半煮花生,又给赵掌柜一个梨,正好多半天赵掌柜口渴,拿袖子擦了就给吃了。
他咬了一大口,这梨味道不算太甜,但胜在大水还多,挺好吃的。
崔如英一边走一边剥花生,这个煮得入味,好像弄完还炒过,干愣愣的特别好吃,要是拿来下酒肯定好,不过花生能榨油,价钱不便宜,崔如英不打算上在菜单上。
赵掌柜解了渴,吃得就慢了,这村子没回京城的牛车,俩人还得碰运气。
赵掌柜问道:“别的东西也不缺了吧?”
崔如英摇摇头,“暂且不缺了。”
面还得再买,肉也是每天买现成的,调料这些村子里也买不到,能买到的差不多是买齐了,应该够用到明年开春了。
等开春了就有新鲜的菜吃了,估计以后每年都这样。
这回带赵掌柜一起,明年可能就是赵掌柜带李丰收一起了,根本用不着她过来。
崔如英想,是比和崔大山出门省事儿。
赵掌柜点点头,几口把梨子咬完,“这铺子里也没茄子做的的东西,小娘子是想上新菜?”
崔如英道:“是想中秋那天上的,过节那天人少,铺子还是送卤菜,不过我觉得不够,这些天客人不太多,上个新菜也算新花样。
想试试做素馅的包子,茄子青椒和麻辣豆腐的,都是辣口的,估计明儿就能做出来,到时候你们也尝尝。”
这边也忙完了,明天上午煮中午的菜,下午没啥事就做新包子,做好了还能给陆云蓁楚玉珠带回去些尝尝。
至于成不成还不知道,但是多试几次总能成的,茄子都买了,也不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