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去学堂(第4/5页)
崔如英道:“爹,不如去钱庄给换成银子,也好放,家里这么多钱呢,总不好一吊钱藏一处地方。”
如今一千个铜板换不了一两银,估计得一千一二,但算起来也有六两银子呢。
余个几百文家里花销应急,毕竟下个月还赚钱呢。
崔如英在心里估算着,上个月许娘子还得了赏钱,月银一两,赏钱四两,一共是五两,一家人加在一起有十一两多银子。
而且包子摊儿赚得还多些。
崔大山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行,明日白天我去给换了。”
加上家里原来的积蓄,再抛去这个月的花销,也有十二两多了。
这个月买了鸡仔,还吃了几次肉,花销也大。
崔大山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家里孩子懂事,帮着做了不少事,可家里孩子也多,要存钱给大郎置办房子,还想送他读书去,四郎五郎还小呢,也要给二丫存些嫁妆。
钱是最禁不住花的,看着多,但也干不了什么。
崔如英看崔大山神色由喜转忧,估计是发愁家中生计,愁点儿也好,不然也不敢盘铺子。
在家里待了三日,崔如英就回侯府了。
后日就要去学堂,许娘子帮着收拾好笔墨纸砚。
做母亲的爱操心,尤其女儿要跟着侯府的小娘子们一块儿读书,许娘子还真放心不下,忍不住叮嘱道:“到底是侯府的姑娘,你若是能学会,自己心里清楚就够了。”
太出挑了也不好,侯府脸面总要顾及的。
崔如英笑着道:“娘,你还真是高看我,后天啥样还不知道呢。三娘子说了,二房的姑娘已经上了一年学了,长房的姑娘跟在爹娘身边,也会背诗。”
许娘子松了口气,“咱们不求别的,能读书识字就好了。”
*
初五这日一早,崔如英跟着李嬷嬷去学堂。
她穿的还是许娘子给做的那身绣着黄色花朵的淡绿色衣裳,梳着双丫髻,头戴陆云蓁给的梨花簪子,这番打扮清秀可人,也衬得眉眼如画。
到了学堂,李嬷嬷带着崔如英进去,二人去得早,正好和先生打个招呼。
先生姓黄,五十多岁,是个告老的儒生。
李嬷嬷态度很是恭敬,“这是我们三房的人,还请黄先生好生教导。”
崔如英弯腰行了一礼,“学生见过先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黄先生来侯府讲学也有几年了,从前给大公子启蒙过,这两年只教二房的楚玉珠,今年多了一个长房姑娘,再多一个也无妨。
看年岁比跟楚玉珠差不多,先问了名字,心中了然这不是楚家人,然后又问了年岁。
崔如英仰着头道:“回先生,学生今年七岁了。”
黄先生点点头,“从前可读过什么书,可识字?”
这世家子弟按理是到了年岁才启蒙,可少不了先前就读书识字的,黄先生看崔如英不像世家女,可看说话行礼,又有几分气度。
崔如英道:“学生未曾读过什么书,也不曾识字。”
黄先生心里有数了,“行了,你先去左边坐下罢。”
学堂很是宽敞,和侯府一般房舍不同,窗户更大,上头吊着百叶帘子,这会儿才晨起,整间屋子愈发显得明亮。
因为来读书的人不多,屋里只摆了三张矮脚书案,书案上有笔架、洗笔的水盆、清水这些。
崔如英跟李嬷嬷道别,依着黄先生所指盘腿坐在左边书案后头的软垫上。
坐好之后,崔如英从书袋里把笔墨书本都拿了出来,笔墨这些是三娘子给的,书袋是许娘子闲暇时缝的。
李嬷嬷把人送到就回燕归堂了,学堂离燕归堂不远,回去就崔如英自己回去。
今儿是头一日,以后也得崔如英自己过来。
崔如英坐着等了一会儿,见大房大娘子带着女儿过来。
这大娘子崔如英在璋哥儿洗三礼上见过,她身边那个金光闪闪的应该就是楚玉娴了。
楚玉娴个头比崔如英矮一点,穿着一身漂亮的春梅红衣衫,袖口和衣领都绣着梅花。头上戴着好几支小簪子,有银的,有玉石的,颈间戴着一个嵌着红宝石的金璎珞,手腕上还有一对金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