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偏心(第4/7页)
崔大山手上还有一堆活儿,崔如英不在家中时,日子就是这样的。
四郎带着弟弟玩儿,顺便能把家里的鸡给喂了。大郎二丫照顾妹妹,还得包包子卖包子,崔大山把包子摊儿的活揽了大半,刷锅洗蒸屉,都落在他身上。
很快就到了中午,崔如英顺手把中午饭做了,家里不会顿顿吃肉,再加上昨晚刚吃的炖鸡,还剩点菜,就烙了不少饼,再用剩下的肉汤炖了一锅白菜土豆。
简单吃完,一个下午谁都没睡,崔家灶膛的火根本没停过,全围着做生煎包,光猪皮冻都不知熬了几锅。
直到不用崔如英帮忙,三人能做出一锅像模像样的生煎来,这才算成了。
一个下午崔如英只管教,到后头只管尝,这锅出来,崔如英点了点头,“味道还不错,照着这个来就成了。爹,天热了生煎不好做,到时候我再想办法换别的。”
天热不成冻,虽然按照酱肉包做出来也有汤,但是味道不够好。这个卖得贵,味道绝对不能差。
崔大山点点头,卖吃食,稍微哪里做不好就不能往外卖,今儿包子煎了不少,可前头的不能卖出去,崔大山能尝出最后一锅最好吃,但别的也不差,不过女儿说啥就是啥。
煎出来的生煎有好几盘,崔如英让二丫去刘婶儿家一躺,送一锅去,刘娘子帮家里太多,尤其是带着六丫去喂奶,这是大恩情,不是送几回东西就能还清的。
二丫给自己鼓了鼓气,不过到刘娘子家,还是忘了说好听的,飞快把包子放下,连盆都忘了拿,最后还是刘娘子追了出来,才把盆带回来。
二丫到家的时候,崔大山和崔如英已经把包子放在扁担里了,今儿做的多,崔大山挑个大的,给二丫留了个小的扁担。
崔如英没嘱咐别的,就把价钱嘱咐清楚了,“一个三文钱,买四个给十文,但不能买两个给五文,以后也是,价钱不能变,包子味道不对千万不能往外卖,更不能卖隔夜包子。”
说到最后崔如英又补了一句,“爹,等咱们包子摊儿做大做强,到时候这生煎可是招牌,现在可不能砸了招牌。”
崔大山把这话放心上,“放心吧,卖不出去带回去自家吃。”
家里都爱吃这个,酱肉包吃腻了,但这个还新鲜着。
这个包子,他一口就能吃一个,跟饺子似的,真要敞开肚子吃,五十个都不够他吃的。
到了城东,崔如英跟着两人走了一会儿,卖出去几份之后她就让二丫跟着崔大山一块儿,自己去别处买。
这样快一点,早点卖完早点回去。
崔大山本来不太放心,但是崔如英一向机灵,就道:“卖完了咱们还来这儿,一块儿回家。”
崔如英点点头,跟崔大山他们分开走,一边走一边叫卖,一直到了昨天老婆婆来买包子的地方。卖出去几份之后,她就跟巷口坐着的人打听陈娘子家住处。
坐在门口的婆婆问:“哪家的,去陈娘子家啥事儿?今儿她还没回来呢,你去也是空一趟。”
崔如英指了指挎着的篮子,道:“过来送点东西。”
婆婆这才给指了路,“后头第二条巷子第四家。”
崔如英道过谢后就找了过去,城东房子的确大,好多家门口还有小的石狮子,不仅如此,路也宽敞一些。她找到之后没急着进去,先在门口看了几眼。
这个时代家里只要有人,大门都是敞开的。
崔如英看见院子里一小娘子在洗衣服,大大小小的衣裳晾了一院子。家中还算干净整洁,只不过,她好像听见有孩子在哭。
崔如英站了一会儿,也没听见孩子哭声止住,她敲了敲门锁,对着院子里晒衣服的小娘子道:“听见你家孩子哭呢,咋不哄哄?”
女娃看过来,她看起来和二丫年岁差不多,模样和陈娘子有些像,丹凤眼鼻梁有些塌,不过比人显得高瘦。她只往门口看了一眼,没说话也没动。
崔如英又道:“你家大人不在吗?”
“我奶抱着我弟出去。”女娃这样说着,也没进去哄孩子。
崔如英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刚想再说两句,就碰见一个抱着孩子的婆子从身后进去,她往旁边避了避,瞧见婆子怀里的孩子胖嘟嘟沉甸甸,手腕上还带着个银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