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6/7页)
只是接下来两名副班长戴上了两道杠;各个委员们戴上了两道杠共七名;各门课的课代表戴上了两道杠共五名;各组负责收作业的组长戴上了一道杠共八名。好家伙,一个班一小半都是干部。
班长对班上有那么多干部明显也是有意见的,只是他初来乍到,不能也无法提出反对意见,只能稍稍收敛了下嚣张的态度。
班主任戴欣彤是教语文的,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到教室监督同学上早自习,指挥值日生打扫卫生,跟后世的班主任比,除了不用接受上级指示布置些乱七八糟的任务;权威更大一些;没有文山会海之外;职责并没有什么不同。
毕竟这个年代,家长们不会反对老师的严格管教,甚至还有些乐见其成。
早自习时,语文课代表坐在讲台上,所有同学跟着她一起读课文,她读一句,同学们跟着念一句,不认字的也先跟着念。
戴欣彤重点关注的就是祝霜降,他们学校和市儿童福利院合作很多年了。福利院孩子们整体素质是偏低的,学习上更是散漫,名列前茅的不要想,小部分学习成绩中等,大部分在吊车尾扎堆。
要不是初中是直升的还是义务教育,有多少人能上初中都是个概率问题。
她着重注意了下祝霜降能不能跟上学习进度,教了几天之后发现这孩子该教的都已经掌握了,上学跟玩一样,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会更进一步的打起精神来,不由加大了关注力度。
戴欣彤想了想,跟数学王老师商量了一下,开始频繁的在课堂上让她回答问题,准备摸一下她的底子。
某上午,祝霜降回答了一道两位数加减的数学题,坐下之后思考自己是不是得罪了老师们,但这才刚开学多久,不至于吧,她是个乖孩子啊!
王老师让她坐下,眼神在她桌上瞄了一眼,不要以为把书贴在讲台上竖着放,老师就不知道你在看别的书,刚刚放在旁边那么厚一本书三国志我看的清清楚楚,上面还有校图书馆的盖章!
看在你偏难的题目都答出来了,就不跟你计较了。
课间,数学老师将祝霜降叫到办公室里,拿出数学计算卡片要她口算,算一张收一张,动作越来越快,直到手中一叠卡片全用完了,才摸了摸下巴看着她说道:“不错,全算对了。”
接着又翻了翻教案,出了一些在二三年级才学的题目给她,也都回答出来了。他拿出一本题集交给她,语重心长道:“以后上课不要看别的书了,你数学课看语文,语文课看什么?看数学吗?”
“数学课如果老师教的都听懂了,就做上面的题目吧,一节课做两三页,不懂的课后来问老师。”
上课铃声已经响了,祝霜降往教室走,站在门口喊了报告,班主任看着她手上的数学题集,很快明白她去哪里了,笑着让她进来。
戴老师正在教同学们背唐诗,是李白的静夜思。祝霜降在椅子上坐下,将题集放在一边。
她上辈子并不是江东省人,而是来自中部的康平市,说是康平,地形却以丘陵为主,另有盆地、谷地以及连接长江水系次级支流,各地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跟洛海市这种港口发达的临海城市相比,虽然水文同样发达,但毫无相像之处。
福利院的孩子们应该都是洛海市人吧,以后回想起这首诗,想起的应该也是洛海市。
“祝霜降!”戴老师喊了她的名字,在她站起来后说道:“合上书本,把这首诗背诵一遍。”
背诵的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在她背完后老师继续道,“你,站到黑板前面来,”接着陆续点了几个同学的名字:“你们把这首诗在黑板上默写一遍。”
祝霜降都已经习惯每堂课必点她的情况了,他们拿着粉笔再黑板前默写,老师在课堂上走动,讲述分析着诗词的意思。
在默写结束后圈了其他几个同学的错别字,写在一边做对照。接着让全班将这首诗在作业本上抄写五遍,就是今天的语文作业了。
都不用课后写的,祝霜降将静夜思写了五遍,一手托着下巴,一手转着笔,然后就发现自己的作业本被老师拿了起来。
戴老师站在讲台上,将她的作业摊开给全班同学看,“大家看祝霜降同学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接着从第一列第一排开始,让大家传阅,然后看其他同学的作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