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二更(修)
说是制衣厂, 实际就是个小作坊,四个首都本地人,内心其实都直打鼓, 总有一种这小作坊随时会倒, 干完活工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的感觉。
虽然沈厂长说的是,他们这第一批员工都是正式工, 享受国营工厂工人同等待遇。
但是她们总觉得,自己其实就是过来给小作坊打个零工。
有两个脑子灵活的, 已经偷偷凑在一起商量,周末的时候再去到处找找有没有招工的地儿。
“行了,大家先回车间检查一下缝纫机,做一下开工前的准备。”沈茉儿说, “柏俊文和赵正辉跟我过来。”
唯二的两位男职工, 一个赵正辉, 其实是自己跑过来的,另一个柏俊文,才是沈茉儿亲自邀请来的。
柏俊文当初一开始是考了绣工进的绣衣厂,是唯一一位考绣工并且合格的男同志。进绣衣厂后, 沈茉儿发现他业余悄悄在学画绣图, 就把自己当时的一些教案给了他。大概是在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柏俊文学得很快, 现在已经是陵江市绣衣厂数一数二的画工师傅。
其实在绣衣厂的几年,沈茉儿也经常和他讨论绣图之外的东西, 比如服装。
柏俊文对保罗寄给沈茉儿的那些时装杂志很感兴趣, 甚至自己私下也设计过几款服装。
沈茉儿看过他画的服装图纸,他应该是专门找厂里制衣车间的大师傅学过,图纸画得非常仔细, 完全符合制衣车间的需要。只是他设计的那些服装,之前在国内并没有市场。
但今年开始,国内形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服装上的改变肯定也会越来越巨大。
当然,柏俊文在陵江市绣衣厂已经做到了科室主任,他能放弃江北的一切来到首都,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让他的那些设计图纸变为实物。
其中还有一些沈茉儿知道但柏俊文以为她不知道的原因。
“咱们的目标客户是年轻时尚、经济条件不错的女同志,她们爱美,容易接受新事物,还有,也容易接受咱们的定价。”
沈茉儿站在一张定制的巨大的操作台前,笑着说:“所以第一款产品,我选择的是布拉吉。历来的观念,裙子总是稍微洋气一点的,咱们这条裙子则是要在洋气一点的基础上,再多洋气那么一点。”
沈茉儿边说边拿裁缝剪歘歘歘将操作台上的布料剪开,动作流畅且熟练,划粉一划,尺子一量,布料被平平整整地剪了下来。
“咱们厂子目前人手不够,裁布的活儿,俊文你先兼着,其他活儿你交给赵正辉去办。”裁完第一匹布后沈茉儿说。
总共才十个女工十台缝纫机,裁供给她们的布料,这个工作量并不算多。
柏俊文点点头,接过裁缝剪:“沈厂长你放心,都交给我吧。”
沈茉儿:“等第一批货出掉,咱们就马上招人。”
柏俊文不是爱多话的人,接过裁缝剪以后就接着开始干活。
沈茉儿给赵正辉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旁边,沈茉儿交代道:“你给柏主任打
好下手,兼一下后勤保卫,有事及时联系我。”
赵正辉:“行。”
赵正辉把裁好的布料送到房间隔成的“车间”,很快,车间里响起了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
安排好所有事情后,沈茉儿就离开了。
站在院子外面回头看的时候,沈茉儿也不禁摇头失笑,确实有些简陋,瞧着就是个草台班子。
但是没办法,她倒是有买地建厂的钱,问题是政策不允许。
先草台班子干着吧,没准什么时候就能鸟枪换炮了。
这边制衣厂算是开始进入了正轨,那边学校校办企业的兼职实习申请也批下来了。
学校目前一共有三个校办企业,政治经济学一班所有报名的人员被打散后分到了三个企业里,沈茉儿被分进了首都大学机械厂。
他们学经济的,自然不可能被分去车间,一共五个人,全部被塞进了销售科。
报到这天,首都大学机械厂销售科陈科长亲自接待了他们,带着他们在车间转悠了一圈,回到办公室后又给他们作了一番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