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第3/4页)
李怀修漫不经心地抿了口茶水,“徐答应既身子不适,受不得波折,命内务府多送些冰,太医院好生照顾。”
六宫早有闻讯,今岁暑热,皇上大抵要去行宫避暑,徐答应得了消息,本想做戏博得皇上怜惜,不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皇后没有说什么,徐答应是去是留,本与她无关,她温声记下。
李怀修已经持了朱笔,微顿间,又交代一句,“宓贵人久未出宫,此行避暑,可一同跟去。其余的嫔妃,由皇后选定,不必再来过问朕。”
六宫中的嫔妃,何尝只有宓贵人一人久未出宫,旁人闻言,只会觉得皇上有失公允,可人心这种东西,最是偏颇。
皇后踏出乾坤宫,才有所意识,皇上自始至终,都未曾提到过杨才人,究竟是一时忘记,还是有意不提。杨才人经过那日的事,怕是再难复宠。
行宫避暑事宜很快敲定,徐答应得知,皇上矢口否决了她委婉的请求,回了秋水榭,伏到软榻里就呜呜哭了起来,气得挥手打碎了凭几上的雕花瓷盏。
偏生内务府和太医院的人如同商量好了般,一同过来,一个要给她瞧病,一个送了几篓子的冰,按她的位份,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月例,徐答应看着,只觉得讽刺,气得把太医院和内务府的人都赶了出去。
几人候到殿外,彼此见了礼,面面相觑,站到晚膳,点了卯般各自回各自的地方。这番消息传到御前,全福海心中腹诽,也不知徐答应究竟长没长脑子,既是皇上的旨意,就是天恩,不论如何,都得受着,徐答应可真是嫌还不够皇上冷待了,还敢把皇上派去的人拒之门外。
果不其然,这事儿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便淡淡地下了令,翌日,徐答应不止没了内务府多送的冰,连该有的月例都没人送来。徐答应这才慌了神,但也为时已晚。
这事儿六宫知晓,成了桩笑谈,徐答应也是够蠢的,以为自己有多得宠,还敢驳皇上的圣令,日后想要再受宠,怕是难了。
转眼到了出宫这日,明裳乏味地吃了一段时日的药,还没到半年,眼下是一闻到药味就想吐,日日用蜜饯吊着。
去行宫要出城十里,听闻行宫冬温夏凉,极为宜居,先帝爷在时,若非前朝的大臣长跪请求回宫主持朝政,是要一整年都住在行宫内。
贵人的车撵留在末位,此回避暑,并未有多少嫔妃伴驾,明裳虽为贵人,往下前去避暑的嫔妃却不见几个,因而,她掀起车帘,只能看到前面粼粼的车马仪仗,沿河而行,也并未途径闹市,离宫过了两个时辰,明裳受不住颠簸,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再清醒时,已经日薄西山,仪仗到了行宫,明裳草草净了面,由辛柳扶着下了车撵。
行宫的宫所由皇后分配,不知有意无意,宫人在前引路,没过一会儿,就到了落脚的宫所。
明裳是第二日才得知自己与皇上的寝宫竟隔得这般相近。一日颠簸劳累,皇后体恤,翌日一早不必过去问安。
皇后娘娘体恤,六宫巴不得多歇息一会儿,前朝的大臣们却没有这个待遇。贤臣择明主,皇上勤政是勤政,可实在过于勤勉,便是到了行宫避暑,也要一大早抓着他们过问政事,可是叫一些老骨头苦不堪言。
行宫不比皇城宽敞,有些风吹草动便能传之甚远。明裳对前朝的事不感兴趣,更是压住了下面人的口风,不准打听前朝。她知晓分寸,不听不问,守着该守的规矩,方能走得长久。
清晨,明裳用了一小碗羹汤,她所住的这处行宫宫所,名唤雪霁亭,听闻即便是霜降时节,落雪纷纷,仍有清流萦绕,修竹摇青,为行宫一大奇景。可惜明裳来是夏时,不见霁雪,倒是能听得潺潺流水,见得摇青松竹。
后午,明裳正打着蒲扇,坐下廊下乘凉,溪流一岸,文竹过了垂花门,向雪霁亭走来,她屈膝福了身子,道明来意,“皇后在松月轩设了戏台子,请各宫主子们前去观戏。”
七月的艳阳天,明裳更愿意在廊下吹风,也不想千里迢迢地跑去松月轩看戏,她是没那个心思,但皇后娘娘相邀,她倘若托大不去,倒落了人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