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结局(一)(第5/16页)
李瑾之疾外界并不清楚,姜离便含糊道:“近日暑气太盛,殿下不宜外出太久,还需调养两月才好。”
庆阳公主了然,“今岁长安真是不太平,这几日听说城里还闹邪道,拱卫司,大理寺,金吾卫这些地方都在查证。”
萧皇后看了眼天色,“改日你替母后去相国寺上柱香吧。”
庆阳笑起来,“好,我这些日子也正想去呢。”
见她如此乖顺,萧皇后拍拍她手背道:“太子妃有孕也不算太难,让这丫头给你看看吧,趁着还年轻……”
庆阳公主轻哼道:“母后担心什么?驸马对我还是忠心的,非要有个孩子才好吗?”
“忠心?忠心哪还有戏子的事?”皇后不留情面道。
庆阳公主解释道:“还是因为儿臣太爱热闹了,驸马不喜宴饮,我却喜欢,上月连着办了三场,长安城中的贵夫人都来了个遍,把驸马给炒烦了,您放心吧,儿臣选的人儿臣自然拿得住”
萧皇后很想再劝,奈何庆阳公主对驸马宁烁死心塌地,又颇为天真,当着姜离的面,她也不好把话说的太过难听,便道:“罢了,那还是给本宫请个脉吧。”
姜离近前请脉,末了只给皇后开了个抚热清脾的去暑方子,写医方之时,庆阳公主又道:“父皇万寿节,竟也不召安国公回来,这都三年了。”
提起景德帝,萧皇后神色微凉,“不召回来也是好的,虽然分隔两地,但至少安安稳稳的。”
写完医方,姜离将方子交给佩兰姑姑,萧皇后大抵还有私话要与庆阳公主说,便令和公公将她送出来,刚出安宁宫,和公公便低声道:“姑娘适才说的是真的?”
姜离不解,和公公道:“那广安伯府的事啊……你不知道,这广安伯府和皇后娘娘颇有缘分,伯夫人和她们府上的小姐,从前都来给皇后娘娘看过病,皇后娘娘很怜惜他们家那个姑娘,且那广安伯和我们长公主殿下也有渊源呢”
这一点姜离却未听过,“有何渊源?”
和公公怅惘道:“应该是二十六七年前的事了,恐怕只有我这样的老人才记得一二,那时候长公主殿下还不到十四岁,那位广安伯呢,还是个前任伯爷不认的私生之子,老伯爷生性风 流,子嗣上却艰难,广安伯的生母则是个渔家女,老伯爷把人要了却不负责,直等到肚子大起来找上了门来,才勉强收留下来,但这就有难听话说了,说那孩子不一定是魏老伯爷的……”
和公公一叹,“待孩子生了下来,就那么没名没分的养在伯府,到了十岁上了都没个正经身份,不仅如此,那老伯爷甚至因流言很不喜广安伯,因他们父子长的一点儿都不像,一开始,老伯爷也不让广安伯学医,后来好容易入了魏氏族学学医,广安伯也不知闯了祸还是怎地,母子二人都被赶了出去”
“而后便是那一年了,广安伯的母亲病危,下着大雨,十五岁的广安伯就跪在伯府大门之外求他父亲救母亲,可老伯爷怎么都不理会,也不知跪了多久,遇到了咱们长公主马车经过。长公主还以为那府中惹了什么人命官司,一问才知还有这等事,当下便把伯府的门叫了开……”
和公公说至此,哼道:“那老伯爷见公主都晓得了,这才不甘不愿地救人,但可惜为时已晚,他母亲没等到人救断了气。”
姜离入长安之时伯府上下早换过多轮,这老一辈的事她还是头一次知道,“那后来,广安伯如何认祖归宗的呢?”
和公公道:“因他太有学医的天份了啊!他在族学就学了三四年,却比那三五岁就开始学的孩子厉害的多,到最后,老伯爷甚至把家传的伏羲九针都交给他了,当然,或许也是因为老伯爷最终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姜离听得心底五味陈杂,她知道魏阶医道禀赋极高,却没想到这样高,他十岁之前的光阴几乎被荒废,即便如此,也还是年纪轻轻便当上了太医令。
和公公继续道:“这广安伯是个有良心的,我还记得当年长公主在北面恶战,军中需要御医,那时广安伯刚入太医署不久,他是第一个不畏苦寒说要北上的,所以后来他夫人给皇后娘娘看诊也可谓是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