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永国公独子(四)(第2/4页)
从这里眺望,能看见远处的京城,景色并没有半分改变,仍然是那个样子,只是钟恒的心境和从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从前他只是觉得灯火好美,星空也好美,小的时候父亲会陪着他来这边,母亲也会。他并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过来,他的身边有家人。
长大了之后虽然他经常一个人跑过来,但是他的心是满的,那里有家人、朋友、同窗等等。他将他们放在了心里。
可如今,万家灯火,钟恒却有一种自己没有家的感觉。
他的心空了。
他觉得自己孤身一人,仿佛就在这世间,只有他自己。
他躺在草地上,一片静寂,夜空却仿佛就在眼前,满天的繁星,让钟恒的心渐渐的静了下来。
一股巨大的不安和愧疚充斥这着他的内心,他感觉自己好像抢了别人的东西,他不是父亲母亲亲生的,但是母亲当时的确应该是怀孕了的,那那个孩子呢?他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自己现在的生活,应该是他的啊。钟恒课业并不好,他隐约觉得自己这叫“德不配位”。却好像又用错了,这个成语用在这里并不正确。
德不配位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享受的待遇并不能和他的德行相匹配。他现在算是什么呢?
他所享受到的社会地位和享受到的待遇和他的命数不匹配吗?他这是被人偷天换日、逆天改命了?
可这一切他都不知道啊,这所有的选择,都不是他的意思,如果能够抱错,或者是将两个孩子调换,只能是在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说不定连话都不会说,人也看不清,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不在乎什么荣华富贵,日子平平安安的过了就可以了,钱财那都是身外之物。
如果有的选,钟恒觉得自己是绝对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的。他也不愿意占有别人的东西。
父亲母亲瞒着他,或许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告诉他,如何告诉他这个残酷的是事实,也不知道如何去做这个残酷的选择。
一边是有着血缘的亲儿子,一边是养育了十几年却没有血缘的儿子。是个人都很难做出选择。
如果让他来选的话,国公府这一切他都可以不要,他可以帮他们选好,只要他放弃,那他们也就不会再难受了,他只是舍不得父母。
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有句俗语叫生恩不如养恩大,养育之恩大于天。
父亲母亲将他养到这么大,他不想从此就断了联系。如果他的亲生父母还在,他会好好赡养他们,但是他不想从此再也见不了父亲母亲的面。
钟恒在景山呆了一整夜,天明的时候才动身回的国公府,对于小厮的询问,他只说是和简若潇去玩了。
钟恒并没有多解释什么,他经常到景山上的小亭子去玩,小厮也已经习惯了,只是嘱咐他下次记得带上他伺候着他,不要一声不吭的跑过去,害的他还要帮他圆。
虽然心里已经想清楚了,但是钟恒还是不想将这个事情挑明,不挑明,他就可以假装仍然拥有父母全部的爱。
想必以父亲的能力,找到一个人还是不难的,恐怕过不了几个月,他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旁人也会看不起他,嘲笑他,不过这都不要紧,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父母。
所以他要在可以和父母好好相处的时候,多和他们呆在一起,这样的时光,以后恐怕就难了。
永国公夫妇都惊讶于钟恒最近晚上一直都呆在他们身边,永国公甚至都怀疑他知道什么了,但是钟恒什么都没有说,除了有些黏他和夫人以外也没什么特别的举动,他也就觉得他不知道。
既然钟恒不知道,永国公也不想这个时候就告诉钟恒。
自从知道了自己有可能不是永国公亲生的孩子,钟恒的生活再也不吊儿郎当了,他有了危机感,他觉得自己作为男子汉,要立的住。
脱离了国公府之后,他就什么都没有了,还是要趁着这段时间磨练自身,以后才能撑得起家门。
于是在姜老师先生在台上讲课的时候,钟恒开始看兵书,一本一本的看,永国公府里的,宣平侯府里的,只要能找到的他都看。
有一次简若潇问他,钟恒的回答是:“我知道我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那些枯燥乏味的文章,你看一遍就记住的东西,我看十遍都不一定记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