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番外第九章 《汉朝诡事录》的作者身份(第3/4页)

若非如此,庞籍也不会与司马池相交莫逆,后来一力照拂其子嗣,不惜自毁官声。

此时庞元直也借父亲对司马池的追忆,巧妙地评价了司马光的为人:“家严曾言,君实忠信孝友,恭俭正直,才气青出于蓝,然……其性甚拗,于事不甚通晓,尚需历练!”

狄知远总结。

夸奖的不必听,只要听转折后面的就行了。

司马光是一个性情顽固,不通实践的人?

以庞籍的识人之明,又是从小见着这位长大的,这份评价相当具备参考性。

当然就算庞籍这么想,由于亲疏远近,也会给予子侄历练的机会,毕竟人都是要成长的,很少有人在年轻时就文武兼备,光芒万丈。

除了爹爹……

狄知远自豪地闪过这个念头,再问了几句细节,知道此行的目的基本达成了。

如果让庞籍亲自评价,他作为长辈,反倒不好这般说,尤其是司马光人都没了的情况下,庞元直却很适合转述。

现在有了这份评价,司马光的性情清晰了许多,虽然还不知道这六年间,有了什么样的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梳理起案情脉络,有新的方向了。

时间紧迫,狄知远并不客套,起身行礼:“多谢庞五哥,待此案水落石出,再来府上拜访!”

庞元直却按了按手:“且慢,既然说到这了,我干脆说透了吧!”

狄进道:“请讲。”

庞元直道:“我怀疑,君实可能写了一部话本传奇!”

狄知远一怔:“话本传奇?”

“稍候!”

庞元直起身走出堂中,不多时带着几卷书册走了进来,递到面前:“我不能完全确定,但这部话本传奇里的用词遣句确有君实之风,对于汉制的了解更似君实之学!”

“《汉朝诡事录》?”

狄知远一看就明白了:“怪不得,这书中对于汉制了如指掌,史料信手拈来,非常人可为,原是司马君实所著!”

这个年头,能接触史料的都是读书人,并且不是一般的读书人,比如入馆阁为储才,便有接触大量史料的资格,亦或是传世悠久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藏有大量书籍,可供族中子弟阅览。

《汉朝诡事录》之所以流行,正因为其不光探案剧情好看,对于汉朝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让人好似跨越千年时光,来到那段辉煌的岁月之中,自然在一众作品里脱颖而出。

只不过这部居然是司马光的作品,着实令狄知远感到意外。

即便现在话本传奇的流传度越来越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看它,更在民间通过傀儡戏、说书、戏曲种种方式传唱,但真论文坛地位,还是很低的。

如司马光这种才子接触,那就是不务正业,甚至有辱才名。

唯一的好处,或许就是钱财?

以现在追捧的市场,各大书肆争相抢夺好的作品,如果写了一部风靡民间的本子,著作者或能日进斗金,比贷钱来得快多了!

这与版权无关,纯粹是因为狄相公带了一个好头,《苏无名传》就分为数个篇章,每每断章处还在紧张刺激的关头,为了获得接下来的内容,书商自然争相抢购,价高者得。

“如此说来,倘若《汉朝诡事录》真是司马君实所著,他根本就无须去贷钱……”

狄知远正色道:“这或许是贼人留下的破绽!”

庞元直立刻点头:“正是如此,还望知远查清真相,还司马君实一个清白!”

“定尽我所能!”

狄知远抱了抱拳,又借了最新一卷的《汉朝诡事录》,这部书他昨日托包默成买了,但为了查案根本没来得及看,此时与这位告别,出了庞府,端坐在马上,边看边往横街而去。

随着京师越来越繁华热闹,各种铺子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书肆是增加速度最快的。

一方面是文教大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书,另一方面则与话本传奇的风靡世间有关。

狄知远还记得,公孙家本来是经营书肆的,在京师里的产业还不小,但自从公孙叔叔成了御史言官后,公孙家的书肆就渐渐搬离京师了,不然利益往来,哪怕公孙家不贪不占,诚信经营,也会成为政敌的靶子。

这就是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