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写!(第2/3页)

狄进没有接话。

公孙策见对方不上钩,忍了忍,终究没忍住:“仕林,你这苏无名的第五卷,准备何时出?”

狄进理所当然地道:“自是等到科举之后。”

公孙策一滞:“你一向是苦读进取的,但现在正是京师对《苏无名传》最为好奇的时刻,不少人传你挥笔一书,令京师最嚣狂霸道的外戚之家,跌落尘埃!”

狄进摇了摇头:“之前说我不务正业,自食恶果,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打击外戚的英雄,话都由这帮人说尽了……”

公孙策笑道:“这不说明他们服软了么?前据而后恭,何等可笑!”

不得不说,这位是会嘲讽人的,狄进心里想着那群人扭曲的嘴脸,也不禁笑了笑,主动道:“若无明远兄这位伯乐,此书恐怕也不会刊印,这已经写好的四卷,自是交由文茂堂出版。”

公孙策对于这段经历也颇为得意,拱手一礼:“那我便却之不恭了!”

《苏无名传》前两卷的雕版已经出炉了,紧赶慢赶,却又没有降低质量,试印了几册,效果颇佳,现在之前暗暗说他败家子的掌柜,恨不得把他供起来。

毫无疑问,能抢在热点时期,独家刊印市面上热度最高的书籍,这对于任何一家书铺,都是千金换不来的好机会。

不仅是书册售卖的大利润,关键是能抬高文茂堂在京师书坊的地位,在文教大兴的国朝,实在太重要了。

对于狄进来说,他想继续写第五卷、第六卷,其实也完全没问题。

之前借鉴的内容主体,是清朝时期的《狄公案》,作者不详,里面不少情节,明着骂武则天提拔的党羽,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暗讽的自然是慈禧太后。

那些情节被狄进删的七七八八,因为一旦写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骂刘娥的,问题是刘娥也不是慈禧啊,就目前来说,人家执政治国,令朝野安定,政局平稳过度,有大功于社稷,只因为性别问题就阴阳怪气,显然完全不合适。

所以狄进删删改改后,无缝衔接《大唐狄公案》,这部后世相对更有名,是一位外国人写的,荷兰的外交官,叫高罗佩。

此人极为精通中国文化,语言考究,文笔优美,古文诗词信手拈来,后世狄进第一次看的时候,万万没想到这会是外国人写的,而其中的不少篇章,还都是高质量的佳作。

顺带一提,《大唐狄公案》的英文版本流传于世界各国,创造了“中国的福尔摩斯”,使得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名侦探第一印象就是狄仁杰,名声倒是要远远超过包拯和宋慈,不过由于九十年代《包青天》在东亚各国的火热,东南亚那片自是更熟悉包公。

言归正传,狄进本来自己就能创作,又有参考资料,他想要出书,多的不说,再出个四卷完全没问题。

只是现在并不缺钱,名气相较于目前的身份很高了,过犹不及,还是先稳一稳为好。

倒是前面四卷,既然已经在小规模范围内流传出去,藏着掖着没必要,狄进同样希望,通过公案话本的传播,推广自己的断案理念,为后续作铺垫。

公孙策此行虽然没能催更成功,却为自己喜欢的作品能为更多的人欣赏到,觉得颇有成就感,愉悦地离开了。

而狄进稍加思索后,开口道:“接下那位张内官的拜帖,其他的推了吧。”

林小乙依言去办。

仅仅一日后,张茂则就登门拜访了,相貌清秀,衣着简朴,言语更是谦卑:“小人见过狄郎君!”

张茂则今年其实才十三岁,跟林小乙、刘永年一般年纪,比起狄进小三岁,后世就是个初一学生,但不知是宫中的营养没有亏了这些内侍,还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更磨练人,行为老派,举止得体,待人接物已完全是成年人的模样。

狄进确实好奇对方来意,说话也不云遮雾绕,反倒是开门见山:“不知中贵人来此,是宫中哪位贵人有了吩咐?”

张茂则稍稍抿了抿嘴,回答道:“是官家!官家对狄郎君所著的公案传奇十分喜爱,特让小人来询问,后续是否还有?”

狄进面露几分怪异,一个两个都来催更是吧,这可不能惯着,不假思索地道:“请中贵人替我禀明陛下,进为赶考士子,如今正一心备考,恐无余力分心于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