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丈夫的嘱咐(第3/5页)
“哪知你俩缘分不够,后来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了……茂生就说,婚事可以不算,但这个东西,他一定要亲手交给你。只可惜……”
说到这儿,杜大婶泪如雨下。
关春玲看着手里的东西,思绪翻涌。
她先稳住心神,问杜大婶,“茂生他……”
其实那天关春玲已经知道杜大婶的丈夫去世了。
但因为不熟,所以没多问。
现在知道杜大婶的丈夫就是石茂生,
少不得要问几句。
没想到,杜大婶突然哭了起来,“怨我!怨我啊……那天是我的生日,他着急回来给我过生日,赶夜路不小心摔山沟里了。山里人少,隔了一天才被人发现,抬回家里熬了几天就……去了。”
关春玲抱了抱她,又问,“明天下午我女儿摆喜酒,就在这儿。你带着孩子们也来凑个热闹好不好?”
杜大婶有些为难。
——为难,是因为吃喜酒要随份子钱。
可她没钱。
关春玲看懂了她的意图,温柔地说道:“明天你一定要来!我做了三桌流水席,到时候你就带着孩子们过来吃流水席就好了。”
——乡里的流水席一般是免费给人吃的,一般只上四个菜,只要菜盘一空,马上加菜。来吃流水席的人也是坐下就吃,吃完就走。可以随份子也可以不随。当然了,没人厚着脸皮真不给。多少会随个最小的份子,又或者拎二斤红薯、几个鸡蛋之类的也行。
一听说流水席,杜大婶顿时觉得没有经济压力了,笑着说了声好,然后说要告辞。
关春玲殷勤留饭,
杜大婶十分拒绝。
实在拗不过——
关月旖已经从包厢里冲了出来,手里拎着凌婶刚给打包好的几盒菜,递给杜大婶,“婶子,这个你拿着!”
杜大婶连说不用不用。
关月旖,“拿着拿着!我们都已经吃完饭了,这些菜放了辣椒我们也吃不了,扔了怪可惜的,你拿去给弟弟妹妹吃。”
最终,杜大婶拗不过,只好千恩万谢地接过,拎着走了。
关春玲交代一旁津津有味看热闹的凌婶,“明天可没有流水席,到时候直接把杜大婶和秀芳姐安排在一桌哈……名义上就说流水席。”
“好嘞!”
关月旖也交代凌婶,“婶子,我们里面没菜了,辛苦你让厨房再给我们治一桌。”
“好嘞!”
就这样,一家子回到了包厢。
大家的眼神全都集中在关春玲拿在手上的这个……奇奇怪怪的东西上。
关春玲将扁扁平平东西放桌上,开始动手拆。
最外头一层,是个年代已久、完全氧化掉的透明塑料袋,被干净的白色鞋带给缠绕住。
拆开以后,里头还有一层。
但这一层塑料袋,就显得干净、新一些了。
再拆开——
里头是个棕色皮的全新信封,上面空无一字。
打开信封,
里面又是一个信封。
但,这个信封,应该就是最终的信封了。
信封上印刷着行草字体:【为人民服务贵州省侗远县】
以及,还有一行漂亮的手写字体:【请好心人救救她】
——墨水是极具年代感的蓝黑色墨水,已经有些微微褪色。
看到这儿,关春玲的表情有些茫然
“贵州?”她喃喃低语。
这时,关月旖开了口,“妈,你还记得山上的那条女儿河吗?”
她本想等到调查得有点儿头绪时,再告诉妈妈的。
但,现在这封信,也是很重要的证据。
于是关月旖把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发现的蛛丝蚂迹,一五一十地告诉妈妈。
——熟知本地地形的杨峰告诉过关月旖,女儿河的上游就是贵州的侗远县;
——凌婶说过,潘家坳的人可能在六一或者六二年的时候,收养过一个从女儿河上游顺水飘过来的女婴。
——现在唐姨和唐悦回老家去,关月旖已经托她们打听潘家坳收养女婴一事了。
得到了这许多线索后,
许培桢被吓出一身冷汗。
一想到那样幼小无助的小婴儿,竟然被放在一个木盆里随波遂流?
这简直与谋杀无异!
幸好!
幸好天可怜见啊。
许培桢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喃喃说道:“难道你就是那个……六十年代初,第一个顺水从贵州飘流过来的小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