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白菜淡甜、猪肉鲜美的……(第2/4页)

那块肉馅一落到饺子皮上,

然后就自动合上,一个漂亮的饺子就成了型!

关月旖和妹妹目瞪口呆在盯着六奶奶……

可一连看着六奶奶包了十来个,愣是没看出来她是怎么包的。

好像馅料一到饺子皮上,六奶奶就直接将之放在扁平筛上,饱满白胖的饺子自动成型,然后在筛子里排起了整齐的队列。

这过程不超过一秒。

关月旖只来得及包了十来个饺子……

然后,六奶奶一个人就全包完了。

她甚至还调好了两个味碟,一个是酱油醋的,一个是蒜蓉辣椒酱。

一家五口人吃上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

白菜淡甜、猪肉鲜美,面皮有嚼性儿;

空口吃就已经很好吃了,要是再蘸上酱,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许培桢尤其爱吃。

他毕竟是北京人,六奶奶的手艺对他来说,就是童年的回忆。

女人们的饭量都不大,吃上十来个就饱了。

剩下的饺子,他一个人敞开肚皮吃……吃了五十多个,还剩下十来个,吃不下了。

六奶奶连忙说道:“吃不完的就放在外头窗台上!今儿不是下雪了么?放外头一会儿就冻上了,明天一早啊放油锅里一煎,正好就是早饭!再用大米小米苞米红豆绿豆熬个粥,咱一家子又能吃顿好的!”

关春玲含笑点头。

许培桢吃完饺子准备出门。

小月月拿出先前买冰糖葫芦,非要分他一根。

许培桢受宠若惊。

因为这是小月月对他为数不多的示好。

他高高兴兴地拿着冰糖葫芦出了门。

许培桢出门以后,祖孙几个就去了隔壁孩子们的屋里,开了电热毯,坐在炕床上聊天。

六奶奶把北京这边儿的婚俗习惯一一说给关春玲听;

然后又把许家的亲戚情况也说了……

最后还把北京城哪儿繁华、哪儿市集多也一一说了。

关月旖抓紧时间又问了六奶奶一嘴儿,说许家在湘省有没有亲戚。

六奶奶细想了很久,很坚决地摇头,“真没有!我嫁进许家二十多年,真没听过还有亲戚去了湖南的,没有没有。”

关春玲又邀请六奶奶留下来过年,“只要您不嫌弃我们这儿条件不好就行。”

六奶奶一听,就忍不住哭了,“我哪儿还有资格嫌弃啊!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是被人嫌弃的!春玲儿啊,你和培桢愿意收留我,我、我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谢你们!”

关月旖赶紧转移话题,“六奶奶您会剪窗花吗?昨天我买了点红纸回来,想剪点儿福字、或者红双喜贴窗上,今天还准备去书店买本剪纸大全呢……”

六奶奶说道:“别买书!花那个冤枉钱做什么?我会剪纸!”

当下,关月旖拿了红纸和剪刀过来。

六奶奶一边温柔细致地教关氏母女怎么剪纸……

然后咣咣咣地剪出了好多好多,有红双喜的、有福临门的、有五谷丰登的。

最后六奶奶看到院子里有几根因为年代久远而炸开了的竹杆,便又用刀剖成竹篾,扎了几个灯笼架。

先糊一层白色的薄棉纸,再用红纸剪出四时花卉、小猫小狗,贴在白棉纸外头。

六奶奶一口气做了六个,关月旖带着妹妹做了两个。

六奶奶表扬小月月,“小月儿剪的这小狗可真像!”

小月月喜笑颜开。

于是,姐妹俩都很期待天黑以后,院子里挂上了灯笼会是怎么样的景像。

关月旖还带着妹妹去了一趟巷子口的小卖部,买了两大包蜡烛回来,一共四十支。

好不容易等到了天黑。

关月旖和妹妹守着六奶奶点亮了蜡烛,装在灯托上,再从灯笼底部装上去,卡好。

一盏散发出柔和光亮的灯笼就成了。

白色轻透的棉白纸最大程度地将光亮传导出来,

红色的剪纸漂亮又生动。

小月月高兴得直拍手,

关月旖也是头一回体验这种亲手做灯笼、还做得这么好看的!

她踩着椅子,将最明亮的两盏灯笼挂在四合院的大门口。

然后——

破败不堪的四合院,似乎就变得不一样了。

腐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情脉脉。

大家欣赏了一下灯笼,就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