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4页)
她在家埋头学,薛珍的生活则丰富多了。
她的兴趣班已经定下来,恰逢寒假,家长疯狂卷,学校不开学就把孩子往兴趣班里塞。
薛青山上班,冯英每天送孩子去兴趣班,她驾照已经考下来了,有时候开车去,有时候薛青山要用车,她们就坐公交地铁或者打车。
送薛珍上了几回,冯英回来跟薛皎说,她也报了个班。
薛皎:啊?
她妈每天送孩子去上兴趣班,兴趣班不比上学,不会有那么长时间的课程,一般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就算两个班连上,也才两个小时。
冯英把孩子送去了,不能跟送她上学一样,自己先回家,等孩子放学再去接她,她得在那等着。
当然,跑酷这些课她得看一下,孩子太小了,虽然老师很专业,但她还是得多盯着点才能放心。
但机器人兴趣班的基础课,实在没啥危险性,孩子们都坐着努力拼搭,看久了有点儿无聊,虽然下面几层就是大商场,逛来逛去也没劲了。
冯英转悠了几圈,发现这里还有中老年人可以报的兴趣班,她研究了一番,发现最适合她的兴趣班是编织,就说那毛衣,人家可以教好些种织法,还可以做十字绣、戳毛毡、其他纯手工编织也教,花样可多了。
而且这个时间也自由,课程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她完全能对照着小孙女的课表来,孩子上课她也上课,上完课一起回家。
薛皎听妈妈说起,隐约觉得妈妈的话里,好像还有些未尽之意。
薛皎从小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思索片刻,问:“妈妈,你还有别的想学的吗?”
冯英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看她们跳的那个交谊舞,怪好看的,跟我年轻时候流行的那个有点儿像……”
医护人员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很忙碌的职业,冯英年轻的时候有工作,还要照管家庭,能留给自己私人时间并不多。
看见别人肆意舞动,不是不羡慕,但年纪越大,曾经的那点儿念想藏得越深,要不是看见舞蹈班里都是年纪跟她差不多,甚至比她还大的老头老太,她都不好意思跟女儿开这个口。
“那就去学呀。”薛皎鼓励妈妈:“妈妈,你这么聪明,驾照一下子就考下来了,好多年轻人都要考好几回呢,说明妈妈手脚协调能力很好,就适合跳舞,而且活动一下,还能锻炼身体,多好。”
冯英还是不太好意思:“我都这个岁数了……”
她妈还不到五十,六十岁才算老年人呢!
因为她提前退休了,没有了工作,在家带孩子,心态迟暮,这不好。
“卫老师说了,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既然妈妈想学,薛皎大力支持,还把自己攒的钱掏出来,“我给你交报名费。”
冯英当然不肯,薛皎软磨硬泡,说很想给妈妈花钱,才哄得冯英松口,眉开眼笑抱着女儿,说享女儿的福了。
殊不知她纠结的点已经从“要不要报名舞蹈班”变成了“不能用女儿攒的钱报名”。
薛皎其实一点儿都不穷,她本来就攒了一些钱,回来爸爸就给她转了两万,但她几乎没有用钱的地方,就是给女儿买些东西。
今年过年,她的压岁钱红包格外丰厚,长辈们一致的说辞是补她前几年的红包,薛皎推辞不过收下了。
她家亲戚又多,光新年红包收了两三万,当然,她爸妈也散出去不少。
这些钱都是薛皎自己拿着的,薛皎给妈妈交给兴趣班的报名费,还是交得起的。
在女儿的鼓励下,冯英去报了她确实很感兴趣的交谊舞班,每天去上课,比薛珍还积极。
袁老师后来又联系过她们两回,给薛珍介绍了个专业的棋社,但因为老师很忙,不用天天去,一周去个一两次就行了,围棋在哪都能下。
一家人的生活都走上正轨,时光在各自的努力学习中飞快流逝。
转眼到了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宁远一中就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