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未来扑面而来(第2/5页)
真正的百姓在想些什么呢?他们在想码头上的繁忙要持续到几时,对于使团的目的地,他们压根没有丝毫的兴趣。谢双瑶走下马车,她的眼神掠过地上的包裹,还有那包裹旁毕恭毕敬满脸激动的力工:矮壮汉子,肤色黝黑,包着缠头,从装束和长相来看,像是琼州土番。
这样的人怎么会在乎万里之外的欧罗巴呢?他在乎的是粮价,是成亲买房后代的教育,医疗,以及自己的学习,怎么才能绞尽脑汁地考过扫盲班,给自己提点工钱,至少能把每天的筹子点算清楚,不至于受了旁人的欺负。要问他最在乎什么,恐怕他也说不清楚,他的脑子不是那么好使,一个是力气卖多了,另一个,从小到大都生活得很简单,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他身边那个不断擦汗的洋番雇主……要陪着船东回欧罗巴去的账房,亚麻衣服,短袖衬衫、短裤,皮质面的草编凉鞋、皮带,还有那顶黄金地草帽,都说明了他的经济情况。以及他回欧罗巴的目的一一想尽一切办法获取更多的利润。
大多数洋番海商想的都是这些,利润、利润……他们没有政治,没有国家的概念,只会茫然地跟着政治大势的起伏,捞取蝇头小利,就像是在浪花里吃点海藻的小鱼,他们中又有谁能真的意识到使团的全景和前途呢?
穿着圆领衫和短裤,身材健硕的短发女子……汉人港口女吏,她能意识到使团对于欧罗巴政局的影响,但并不在乎也不会细想,她的思维全在自己的将来上。打心里,她希望这些人快走,他们走了之后,她能清闲不少,有更多时间来看书,完成在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一以她的年纪来说,早日外调是提拔的必经之路,而现在买地的很多年轻女子是很有野心的。这很好,这其实挺好.……
汉人女吏旁神色还算镇定的中年官员,那是葛爱娣吧?有几年不见了,她也老了。她女儿葛谢恩在袋鼠地干得还算不错,这个标杆是竖起来了,投入的资源还算是没有浪费。
她在想些什么呢?啊,这对谢双瑶来说,就更是手到擒来了,这个人毕竟是她之前曾见过几面的一她也并不真的在乎使团和欧罗巴,但她还是会关切的,因为她留心着欧罗巴对于袋鼠地的影响,尽管或许根本没有影响,但葛谢恩的行踪毕竟是拓宽了她的眼界和心胸,让她真正地看到了这个万事万物都联系在一起的世界……
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是顾眉生吧一一她身边不远处的沈曼君,叶昭齐、窦湄、李玉照,这些如花的面庞从她的视野边缘一掠而过,提醒她近日在逐渐发酵的报纸争端,围绕着舆论权,终于开始了第一次争夺,谢双瑶想,这一刻终于来了,之后的每一次争斗都只会比现在更加激烈,因为人们正在逐渐意识到,在如今,在一个逐渐开智的国家里,报纸到底意味着什么,权力又有多大。
费尔马、加利略、笛卡尔,那些被统称为洋人学者的面孔,注视着她流露出了复杂的神色,谢双瑶知道他们的净扎一一他们对她的敬畏或许是相对最淡的,至少不像是许多百姓一样,甚至不敢直视谢双瑶。
但其实她早就多次强调,她是人,不是神,没有什么不可直视的,也不需要跪拜礼,当然更不需要五体投地,所有的崇拜都是负累一一但很可惜,如今绝大多数人依旧把她当成神来膜拜,除了从旧神那里被解放出来,但在新神面前,还有些别别扭扭的信徒们。他们的脑子虽然很好,也发挥了不少作用,但很可惜,真正挣脱了偶像崇拜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的不拜,不是因为他们真正进入了民主,而是因为他们还带有强烈的旧神印痕
他们,以及和他们关系密切的教会转职祭司,对于使团的行程是个变数,但谢双瑶已经从过往的经验中明白了这个道理一一你永远不可能完全掌控变数,否则那就不叫变数了。
尤其是那样遥远的西方之地,它的命运,已经被谢双瑶带来的无穷变量给搅和得彻底进入了一团迷雾之中,谢双瑶对它的了解更是浮光掠影,她知道,自己对于欧罗巴的将来,也只有模糊的希望并无肯定的答案,她并不能要求谁去把她的希望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