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旋风已起(第2/4页)

这不就是说到谢双瑶的心坎里去了?“不错,就说糖、敏好了,哪怕就是在敏朝早期,海贸朝贡都是亏本的,不过是在沿海炫耀武功而已,糖时也是如此,丝绸贸易,锦上添花,无非都是一些奢物,并不真正参与到核心生产环节。那时欧罗巴地方,还完全没有发展起来,不过是一群乡巴佬而已。

天下能和大糖比较的国度,全然不存,经济是完全可以在成熟国土上实现内循环的——那时候气温多高啊,长安还普遍用轩式建筑呢,纸门纸窗都够用。现在试试看呗,在关陇敞轩里过个冬就老实了!”

她多少有点酸溜溜的味道,“给我这个气候,那我也不担心这些有的没的,也不会布局海运了,继续搞内循环就行了,粮食产量提上去,那等到人多到普遍认知不得不开疆扩土,至少都是五十年以后的事情了!甚至说,如果人口生育率下来了,一两百年内,民间都没有扩张欲望,也不是不可能。

这谁不是被逼的?归根到底,一切都是粮食问题,可粮食问题又是气候问题,就咱们现在的气候,本该是改朝换代、民不聊生的时候,类似案例全都是这个局面,就我们日子还算不错,想找个参照都是不能。”

谢双瑶所担心的问题,其实可以用图形轻而易举地模拟出来:在原本的历史上,小冰河期基本也是带来了全球势力的大洗牌,欧罗巴殖民经济全面崛起,依靠对资源丰富地区的掠夺,他们渡过了这个气候危机,而且蓬勃发展。

至于其余国家地区,很多都在改朝换代中衰弱,或也有崛起为地区强国的,且自那之后,世界经济就开始了新的,联系更紧密的‘跨洲际调配生产资源’模式。欧罗巴的核心国土虽然在较为贫瘠的北部,但他们可以通过长途海运,把殖民地的丰富物产调配到本土,解决本土的物资供应问题。

同时,通过对黑奴的掠夺和运输,也实现了‘优质劳动力’和资源富集地的互相撮合,这样挖掘出了整个美洲的生产潜力,当然,代价就是美洲土著的疯狂减员——但这种配置的核心,都是‘跨洲际资源再分配’。

肉眼可见,这将是下一代世界经济的主流模式。其实,现在的华夏也已经正在向这种跨地区远距离的调配转型了,从南洋往华夏老地输入的巨量粮食,就是最好的表现,这可不是什么奢物,而是如今买地重要的生命线。

强调海运这话喊了二十多年,谢双瑶有一种感觉,就是这话其实从前一直还是浮在表面,没有真正地沉下去,烙印在百姓心里,什么时候真正的成为上下共识,忽然间感觉整个海运业迎来了一大波人才了?就是在南洋大开发,安南归顺,买地把整个澜沧江平原和占城连在一起,占据了南洋北部靠海的大量土地,并且开始疯狂开垦,往正在遭灾的本土送粮之后。

那会儿,所有人都意识到,如果南洋的粮食没法用最廉价的途径运回来,那么北边就真的要断粮了,南边也要有粮荒——等到大家真正都了解并且铭记这一点以后,海运的发展就非常顺了,虽然新船一时半会还没突破,但至少水手、船长和航海学校,人手来源要比之前充足多了。

不错,远距离调配物资,必然是强调水运,在水运中海运又至关重要,这也是欧罗巴那些海洋型国家应运崛起的一个原因吧。华夏如今正因为气候逼迫,加快了从大陆型国家往水陆并举型国家的转变。但谢双瑶不知道这种经济模型中,一个富庶的贸易伙伴是否不可或缺——一般来说,活跃的海贸都和经济外循环有关。

就拿现在买地的外部贸易来说,买地生产出的奢物,从前卖给敏朝,现在卖给身毒、大食、欧罗巴,以及罗刹国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买主,很多东西其实根本不会被生产出来,也就很难完成从奢物到大众化的转变。

在另一碗水里,欧罗巴国家到处逼迫别国开关,也是基于类似的动力,海贸需要活跃交易,活跃交易就需要市场,市场是稳定繁荣的根本。谢双瑶根本不知道,如果买活军在世界上没有其余市场了,这经济该怎么循环下去——当然那些国家尚在,但一次改朝换代可能会让市场元气大伤,需要长期恢复,在这段空窗期内,买活军该怎么办?经济能继续循环下去,不会出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