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罪己禅让诏(第3/4页)
甚至,逐渐还有这样一种论调出来,那就是认为皇帝早该让位了,“皇爷自己不也清楚么!天命已尽,本就只有七年,七年之后又是七年,已经是上天开恩了,这都是他自己说过的话!他却还恋栈不去,还想再续一个七年,这第三个七年的尾巴上,可不就出事了!也是念在他在位期间,尚且还算勤谨,上天给留了一命吧!若早禅让,哪还有这些事!”
“没准疫病也早就不流行了!你们真别说,天降瘟疫,不就是因为天子失德么!就是该让的不让,倒行逆施了,上天才降下的惩罚吧!”
神神鬼鬼的东西,没有人不爱听的,要不然,六姐的魔法,也不会传得甚嚣尘上了,不多会儿,反过来怪罪皇帝,把灾难都归到他头上,恨不得他立刻退位的声音,就已经占据了茶馆的主流。
那些片刻前还为他叹息,认为他总算还是比较勤政,比父祖都强的百姓,立刻就变了脸色,把自己这些年来的艰难,怪罪到了他的头上,翻脸转为憎恨的。也不管自己之前对于谢六姐是个什么心思,现在都是亟欲她登基上位,扭转天象,让疫病平息,人间重新风调雨顺等等。
茶馆里扰乱非常,就算有些人理智犹存,皱眉驳斥,但百姓哪里听得进去这些扫兴的话?大家都是嚷着要去劝进六姐登基,固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喊喊而已,但还真有一些好事有闲的人,从茶馆出来,就直奔买活军使馆而去。
到了那里一看,四周都是拦了路障,有兵丁把守着,那栅栏外早就有人跪拜在那里,神色狂热,或者是高喊劝进,或者是磕头不休,以至于出血,口中高叫的话语,甚至都听不清意思了。
有些人见了这般荒唐景象,也是警醒起来,转身默默离去。但还有些人,立刻便被情绪感染了,忙涌入其中,跟着一起叫嚷磕头,赶都赶不走,哪管使馆内寂然无声,也还是喊到了日落西山,都舍不得散去,翻来覆去,都是些莫名其妙的‘六姐登基!六姐天命所归’之类的话语,虽然没人来教,但奇怪,在这样的时候,他们又聪明起来,竟无师自通,在无人通气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了一致,喊的还逐渐齐整了起来。
到了第二日,京畿竟还有人收到消息之后,赶来凑热闹的,使馆附近已经是水泄不通,都是喊叫着劝进的,这谢六姐民心的牢固,民意的狂热,真让人有些胆寒——民间竟是毫无反对禅让,眷恋皇帝的声音,全都是在催谢六姐登基称帝的。
而这一日,《国朝旬报》和邸报一起,又发了一期特刊,刊载的都是朝廷各部官员劝进的折子:内阁联署、特科联署、厂卫联署、京营联署、边军联署,还有京畿各地衙门联署……很明显,这是在展示之前吹风期间,谢六姐所得到的各方势力的支持。这禅让的事情,已经在走程序了!
这一日,使馆附近的劝进人群,数目明显更多也更狂热,也不止茶馆,只要是能聚人讨论的场所,全都充斥了亢奋的议论声,甚至连花街柳巷,那些听柳琴听琵琶,听小曲的地方,如今都是琴住箫绝,越是饱学的花魁,谈到禅让,面上便越是放光。
甚而还有那等仆人突然袭主,或是子女和父母拌嘴的事情发生。而城门处,和急着入城的人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许多车马,也是急着出城——很显然,根据内阁茶馆部的推断:这些急着出城的人,无疑都是没有在联署折子上登名的!
这其中的道理,也是相当浅显的,没有登名,甚至没有收到登名邀请,也就意味着他们本来就是被放弃的一方,他们又如何敢在这样的时候,停留在京城内呢?
要变天啦!
这样的认识,固然是早已在一些权贵中形成了共识,但扩散到边军,就又用了小半个月,如今终于彻底蔓延到了民间,让暮色中整座城都为之骚动起来,所有人的眼神,都热切地盯着使馆的方向,等待着谢六姐的表演:这《禅位诏》也下了,《劝进表》也上了,接下来,该轮到你谢六姐出场了吧?
三辞三让,会怎么辞,怎么让,怎么劝呢?多少年来的老规矩,谢六姐又会不会遵循呢?这悬念,牵挂得众人都是昼夜难安,吃不下睡不好的,恨不得一觉起来,就见到了新皇登基的诏书,自打禅位诏书下达开始,这几日,一大早起来,头不梳脸不洗,先跑出去问报纸的百姓,那是大幅上升,大家早上见面,问的都不是‘吃了吗’,而是‘买到报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