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黄金地还是卫拉特?(第4/5页)

珍、瓶二姐妹,已经完全被谢双瑶的这个规划给迷住了,不说成效如何,至少这个计划,缓解了她们心中的一个隐忧:察罕浩特的倒下,只是解决了草原的燃眉之急,但倘若气候大趋势不变,这片地方要说能永远就此太平下去,也不现实。

原因是显然的,此处对华夏来说是北面,可更西北处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也在迁徙那,罗刹人受到气候和人口的压力,都翻过山脉跑到通古斯来了,难道通古斯距离草原就很远吗?这两处也算是邻居了!

华夏人南下了,鞑靼人跑去占他们空出来的地方,鞑靼人迁徙以后,人口减少,剩下的人口能否护住草场,在远方来客的觊觎下保住地盘呢?如果不能,那在草原做吏目就是很危险的事情了,宝瓶的遭遇未必是个例,极有可能一再重演。

在严酷的气候下,战争与冲突,似乎是这时期所有地方都躲不开的基调,可随着六姐的几句谋划,一条新的道路突然间就出现在了两人眼前:如果一定有人要死,很显然,大汗死、大将死、大贵族死……这些占有巨大财富之人,他们的败亡是收益最高的。

死一个人,足够让好多人吃饱,这不是,死了个林丹汗,少了个察罕浩特,草原上的冬天就不难过了。与其防范着西北方蛮族东来南下,来挤兑本地平民的生存资源……为什么不把思路打开,就用买活军多次重复过的惯用套路,以轻徭薄赋为许诺,分领主家产为诱饵,让平民百姓站在自己这边,主动打到这些潜在乱民的老家和根基处去?

这么一来,根子上就断了北方的边患,否则,如此无穷无尽地重复下去,边患是永远解决不完的!走投无路之下,新的察罕浩特也会在受到外来者挤压的鞑靼人中源源不绝地诞生出来。一边是解决源头,一边是疏导多余的人口,才能让草原维持稳定安宁——草原安宁了,北方才能安宁,才能缓出手来,专心地解决连年的灾荒问题!

“此计大妙!”

要说夸赞,瓶子能连续说上几个时辰也不会厌倦,但她也知道,六姐时间有限,马屁一两句就够了,更重要的还是查缺补漏,她情不自禁地从盘腿变为跪姿,膝行了几步,险些都要抓住谢双瑶的腿了,这才惊觉失态,往后退了一下。“只是,如此一来,黄贝勒一脉的兵员素质,可就相当要紧了,否则,若不能成事,或者把欧罗巴方向搅和得一片大乱,不能打下真正的富储者,反而去掳掠那些没有油水的百姓,令民不聊生,流民顺着他们的方向进入卫拉特,那反而坏事了!”

“——这么看,领着那些愿意去卫拉特的桀骜遗民动身的察罕浩特贵族,人选就至关重要了。此人非得才能过人,可压得住场子,又有极大智慧,能悟透六姐真实意图才好……”

瓶子说到这里,也是忍不住皱起眉了,“如果不是我们姐妹,和察罕浩特的百姓有杀死大汗之仇,我都恨不得毛遂自荐!这个人相当要紧!非得是六姐的心腹,才能胜任!”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了,也隐隐地点出了谢双瑶现在的软肋,搞得她苦笑一下,也是忍不住吐槽了起来。

“心腹,心腹,问题是我哪有那么多心腹?把我心挖空了分子化,估计都分不出这么多心腹,散布到各地去。可着米做饭,有谁用谁了——宝珍,你去问问囊囊大福晋,把话略微坦白地说一说,拿一拿分寸,看看她估计着,愿意去卫拉特的人有多少,如果人太少,其实也改变不了什么,黄贝勒可能还是没有足够的底气西进。如果人是有一些——至少有个几千精兵呢,那就真的是需要有个精明人去带一带了。”

“再问问她,如果让她在黄金地和卫拉特之间选的话,她会选择哪一处。”

谢双瑶打开手机,看了日历一眼,决定道,“给她几天时间考虑吧,三天后,拖拉机翻完城里的地,我会带一百人先回京城,我估计这边扫盲班半个月内可以结业了——”

要说半个月内都通过买地标准的扫盲班课业,这是不可能的,粗通汉话其实也都根本做不到,但冬天马上就要来了,拆城的活干完以后,不赶紧上路,难道真要让人冻死饿死在老城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