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临县的冬天(第2/2页)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来,大家都识了字,胆子也就因此变大了,二来冬日里大家都要进城做活,三来买活军处事是很公道的,下手也狠。葛爱娣他们在的豪村,先走了一个族长,之后有个地痞,叫大家都把加餐交给他,还要收谷子做保护费,他的亲叔叔本是县里的捕快,也是个架势人物,往日只忌惮族长,族长被送到彬山去之后,他得意起来了,听闻亲叔叔在县里也做得不错,便变本加厉,豪村先后五起村民来县里做活时向买活军告状,买活军又问了去豪村教书的于大郎,得知确有此事,二话不说,把人当即捉住,全家人一起连夜送往彬山,‘苦役五年’!
他亲叔叔呢?‘因查实并无包庇,也未知情,但两家没有分家,中级班结业考试预扣十分’。
结业考试扣了十分可能就不及格,就要重修,如果重修期间有足够多的人考过了高级班,捕快的位置便没有了,丢失掉了,就要另寻活路,这是很大的损失。县里很多大族都赶紧兴起分家潮,这些人一向是最敏锐的,即使是改朝换代,他们也能远远早于平民适应新的规则,并发现其中的漏洞。
这世上不会有人永远有优势,但一定会有人有优势,就是在临城县,那些原本就过得好的人,现在也依旧能过得好,他们的生活提升比平民要更大。第一,他们的孩子营养更好,相应地也就更聪明,更容易接收新知识,更容易融入新秩序,第二,他们自己的脑子足够灵活,也有足够的见识和胆魄,敢于下注,能够办事,很容易就会在新的秩序里冒出头来。
这批人以原本的地主、小地主,以及商铺东家、掌柜,县衙里的书吏帮办,还有那些耕读传家,祖上许多代以前出过进士的人家为主流,他们原本的生活中,吃饱饭是不难的,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系统识字,受到良好教育,因为知识在这个时代原本就是很昂贵的东西,一旦买活军开始办识字班,这些家族中原本没机会获得知识的成员,生活顿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原本就有基础,识字要比农民的孩子快得多,而且很快就能体会到识字的好处,至少家里都有一两本书可以读一读,甚至老黄历也可以拿来看一看,而且黄榜中有许多有意思的新闻可以彼此谈论,他们的见闻也变得更广,因为他们从初级识字班毕业以后,就要一边上中级班,一边去初级班里当老师,以老带新,这样来赚取筹子,男学生要长途跋涉,走水泥路到乡下去,女学生在城里以及近郊的乡下,而且这些女学生给第二批学员上课,学员往往是她们的姐姐、嫂嫂和母亲。
他们中有一些人家已经建起了水泥房,那么不论如何总是比以前住的要舒服得多,还有一些人正在排队等候工程队(这也是城里热闹的原因,很多人家在改建水泥房),他们原本就住在城里,洗澡比农民方便得多,很多家庭都养成了每日栉沐的习惯,最差的也是两三日一栉沐,他们长高了,比往日清洁了,也知道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知识,谢双瑶甚至有时还会亲自来给他们讲课,比如王太太此时就在听一门让人心惊肉跳的课,谢双瑶在教她们这些女学员计算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