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第2/3页)
但是没经过她,齐欢那里直接就给办了。反正就按规矩,20件起批嘛,概不退换。
先是周大妈看于承、邱新梅摆地摊卖衣服好像挣到钱了,便去找侄女儿打听。
反正如果挣不到钱,那两口子不会一直干的。
上了八小时的班还去摆地摊,不知道累啊?
何况不是还听说小邱得罪了人,还是通过于凌才摆了讲和酒,还赔了人家几十块钱么。
这样都还继续干,显然有利可图。
听侄女儿说20件就可以批发。几十块的本钱她也拿得出来啊,试试!
这一试,大妈们就都拿私房钱行动起来了。
广货、样式又好,态度好些,都挺好卖的。
三五块钱一件的T恤,夏天穿着还挺洋气,洗起来也方便。
去扯布来做褂子、短袖衬衣,也差不多的价。还不如T恤好洗呢,人家还是纯棉的。
这不就整个大杂院都被带动起来了么。
没见人家于朵、于凌姐俩一年半前就开始倒卖废品、鸡蛋。如今已经有自己的房子,又要买车了么。
她们那会儿没胆子跟着一起干,现在摆摊的都能登记办理营业执照了,还不干啊?
又不像关大爷,还有祖传的两进院子可以收租。
如今物价涨挺快的,不挣点外快怎么办?
这事儿于朵倒是知道。
大家都卖衣服,那衣服就不好卖了。哪怕后来分了款式的进货。
杨大妈给她打电话,她就出了个主意:让她们到旁边顾朝暮租的四合院批发那些外地特产去卖。
那些退伍兵也乐得有人来批发,省事儿啊。
知道是于朵住的大杂院的人,还给送货上门。
吉普车一趟就拉过来了。下了货,几个大妈就过去分。
大杂院那边,路大妈
母子出了门,周大妈母子、兄弟后脚也出去了。
于凌点点头,“财帛动人心,正常发展。不过,摆摊的和正经上班的收入差距这么大,这有点不正常吧?”
万医生道:“如今有句话: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他是返聘回去的专家拿两份工资,自家也开了小诊所看病、卖药。
加起来收入丰厚,倒是不至于再去摆摊。
但他是穷过的,那十年看守停尸房只拿基本工资,经常兜比脸都干净。
亏得老关时不时偷偷贴补他一点,这才没饿着。
他完全不会看不上这种摆地摊的行为。那十年要是允许摆地摊,他早去了。
但是,社会上都流传着‘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就真的是不正常了。
搞得来高学历人才,还不如做小买卖的赚钱。
于朵道:“如今就是变革期、动荡期,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国家应该会尽力缩小这个剪刀差,或者想其他的办法。这种情况,确实是不大正常的。”
要不是厂里的工作是铁饭碗,能分房子、能传给儿孙,估计好多人都想辞职去摆摊了。
今天杨音是在市府大院的食堂请客。这里头平常不对外的,大师傅的手艺特别好。
几个人说着、说着又说到这一茬上头了。
车上的,其实都知道杨音和继子、继女关系不太好。
不然她何至于一开始头偷偷摸摸的找万医生给调理身体呢?
关大爷道:“杨音那个性子,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吧。她家老周的工作性质,也不可能轻易再离婚另找。何况她还年轻这么多。”
于朵也觉得杨音阿姨的性子,还真就适合这样母以子贵、不操心。
万医生戏谑地瞥关大爷一眼,你30年前也是北京城有名的风流人物。
要不是遇上这30年陆陆续续的风波,估计也不是会老老实实过日子的人。
如今终于世道清明了,不再唯成分论。你也是到折腾不动的年纪了。
梅影比起你前妻,也算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了。
车子开到地方,有专人指挥去停车场。
于朵让他们四个先下车,自己开过去停放。
于凌便领着诚诚和两个老的先往收礼金的地方走。
还没有瘦下去的杨音,穿着一件A字形的连衣裙。看到他们便热情的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