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等宋河和老赵回去,于朵正准备坐上刘师傅的黑的回外交部大院。
看到他便问了几句那通知贴出去的情形。
“都在老板,哦不,关大爷意料之中。反正这会儿应该是没人纠结以后房租要改交给关大爷了,都想着自家要增加的那一两块。”
如今都知道世道变了,不是越穷越光荣、不是可以随意吃大户的年代了。
政策都不支持他们这么干了。最多就是嘴巴上还不饶人。
但现在没地方可以去胡乱检举人了。
那十年得意的很多人,这大半年都在夹着尾巴做人呢。
而且,关大爷那样生于民国几年的人,他这辈子经历了多少事儿?
他怕你不痛不痒的给他扣帽子?
现在谁还能拉历史的倒车,斗资本家啊?
现在有一定身家的华侨回国来,那都是政府官员出面招待。就指望人家投资,支持家乡和祖国建设呢。
那办个厂,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
街上都能少很多街混子,社会治安都能好些。
如今摆明国家要开始尊重私有财产了。被发还了老宅的关大爷还有什么好怕的?
如今连他儿子在海峡对岸的事他都不用怕了。
现在高层在开始吹两岸和平统一的风。
这个不难理解。
跟漂亮国、樱花国都能建交,海鲜对岸那更是我们的同胞啊。
都是同一个中华、同一个祖先。
有亲人在那边,就不是天大的罪过了。
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关大爷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这段时日,老头子整个人都舒展起来,十分的畅快。
所以,通知要涨这一块钱的房租,那些房客对于得向关大爷交房租的纠结直接就跳过了。
房租,估计最后都会按涨过之后的老老实实交。
就这个增加的一块钱房租吧,也实在不值得大家联合起来跟关大爷去抵制。
一家就增加个一两块,他们主要还是心头不舒坦。
但是,内心深处他们也是不能不承认宋河说的有道理。
二十多年都没涨过价,那是因为以前物价也不涨。
以前都是供应制,相关单位给商品定价。
如今在慢慢放开,物价在涨,一间屋涨一块钱房租确实是应当应分的。
至于收入涨不涨,就算职务原地踏步,那不每年还涨一回工龄工资么。
摊分到每个月,就是都涨一块钱。
今天没站出来的那四家肯定会带头交。如今什么能比工作重要啊?
就算关大爷从废品站退出了,那于朵还是他徒弟呢。
管院大妈前几年就知道,送关大爷去医院要把于朵当家属喊上。
而且,她虽然不至于带头交房租,但肯定也不会带头抵制。
废品站做饭的王大妈就是她的堂小姑子呢。
她介绍过去的,关大爷在这件事上是给了她面子的。
而且废品站解决了这个大杂院和这一片几个年轻人的工作,这让管院大妈、居委会都省了不少事。
管院大妈家就又是一家会交钱的,五家了。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会三三两两跟着交。
关大爷黑的、白的都认识人,他们心头对此也是有数的。
以前吧,人家只是碍于让他们住进来是政府50年代的安排。
如今也是政府说,收回了四合院也不能剥夺他们的居住权。
但这是有前提的,得老实交房租。
如果他们拖欠房租,人家找人来赶他们出去,那就是占理的。
关大爷这会儿还真的希望拖欠的人多些,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赶人。
而且赶出去了,以后就休想他再租房给他们。
确实涨得也不多,最后肯定都会交。
搬出去了还不是要另找房子,没准花的租金更多呢。
宋河寻思,关大爷名下有了个300平的两进小院,市值四五万了都。
哦,不只。
宋河知道老头子私下还有倒卖古董的那份家当。
土夫子上门找关大爷鉴定古董的事儿,以前是贺山负责把风,如今就是宋河负责。
这事儿额外还有份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