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3页)
但这个女儿是能挣工资的人,将来自己多半还要靠她。
也只好忍了!
只是回家就跟老头子埋怨,“小梅如今不得了哦,教训我教训得头头是道的。”
邱老爹看她两眼,几十年的枕边人,不会不清楚她什么德行。
再说了,不是太过了,女儿能说她?
“为了什么事?”
邱老娘道:“总归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哼,于承也不靠谱。吃过饭就推着车上课去了,都不肯绕一下送我到公交站台。”
邱老爹道:“一
个肯借咱们400块的女婿,你还在不满意什么?你对他们不满意,那你别去他们那里吃饭。今天卖了多少鸡蛋?”
“一、一百多个。”
邱老爹蹙眉,“是不是比昨天又少了?”
他在家盯着邱勇准时上下班,看样子他还是能做到的。
实则他对邱勇如今的指望就只是安分守己,不闯祸而已。不过是得赶紧给他张罗娶妻生子了。
但要娶儿媳妇,首先得把债还清。
那倒卖鸡蛋的生意就至关重要了。
他听女儿说过,人家于凌一天能卖三百多个呢。
他要去看看,到底什么缘故同一个地方进的货,突然就不好卖了。
老太婆肯定不会和他说真话,他明天自己去悄悄看看。
于朵那边吃过晚饭歇歇又继续看书,将近八点的时候让送货员用三轮车载她和关大爷过去,把钱付了。
关大爷看过表示了满意,于朵就打发人走了。
站在屋里,她拉开了电灯,“判若两处啊。”
其实大姐说只是初步弄了一下。
不过剩下的卫生自己都能搞了,让吴珍空了过来帮着收拾下就是。
关大爷看着现了真面目的家具有些失神。
于朵顺着他的眼神看了看床、书桌、衣柜……
发现这些跟她如今用着的那套,就是他给儿子准备的那套,瞧着应该是一棵树的木料。
她觉得关大爷其实应该挺惦记自己儿子的。
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没法去海峡对岸找寻。
这一晃,就过了30年了。
1947出生的,这会儿该是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啊!
也许已经结婚、生子了。
如今,这边的人过不去,对岸的人也回不来。
吴珍偷偷告诉于朵,关大爷那天在收音机里听到一首诗:诗人余光中写于1972年的《乡愁》,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