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4页)
可是知县就不同了,知县是大部分进士们的真正起点,朝廷的考察也更为严格,三年任满,除了地方考核还要京察考核,“六事”考核一样不能少,同时做县官的起点也高,如今已经不是太祖当年缺人的时候了,非进士一般很难再去做县官。
现在那秦修文倒好,竟然是要举荐一个举人去做知县,就算如今卫辉府一下子少了三个知县,那也不是他秦修文想举荐谁做就谁做的!
不见那么多没门路的进士还等着授官呢!眼看着卫辉府一下子多了三个空缺,最近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请托周邦彦,秦修文倒好,直接就要要走一个!还只是以折子公文的形式递上来,一点请托姿态都没有。
年轻人,实在是狂妄!
林同知闻言,捡起了周知府丢下来的折子,看完之后也是摇头,上次的赈灾粮风头已经出的太过了,如今还不知道收敛锋芒,到时候可是要吃大亏的呀!
看完这道折子后,林同知见刚刚举荐的折子下面还有一封同时送来的折子,心下好奇,不知道那秦修文还有什么狂悖之言,忍不住将其打开看了起来。
没想到这一看,就看入了神,等到翻到了最末,才急急忙忙将折子呈给了周邦彦:“大人,还请看一看秦县令这道折子!”
林同知的座师就是周邦彦的父亲,如今给周邦彦做属官,可谓是其左膀右臂,再加上此人在庶务上颇有才能,很是得周邦彦的信赖。
周邦彦刚刚在喝茶平气,知道还是秦修文的折子,闻言没好气地接过,结果看完之后,忍不住拍案而起:“好!好!好策!好策啊!”
秦修文在折子里写了预备在卫辉至新乡段重建码头,光这个当然吸引不了周邦彦什么,实在是秦修文里面所写的每一道条文细细展开都有妙处。
现如今的码头就是停泊靠岸卸货装船,说好听点是一片繁华景象,说难听点就是缺乏管理、混乱不堪,但是在秦修文的规划中,码头是可以分区而建,将码头设施重新分类,泊位按照船的装载数划分指定停泊区域,码头分为货物区和乘客区,货物区供货船装卸,乘客区让坐船客人通行;同时他还提到了靠泊设施的改建、堤防的加固,护舷设施的安置,每一点、每一条都言之有物,条理分明,只要照着这个折子派遣可靠的人去实施,就没有不成的。
这也就罢了,建成了虽然算是周邦彦的一个功绩,但是更多的是福泽后人,自己离任之后就关系不大了,尚且还没有完全打动周邦彦,可妙就妙在后面的仓库设立上。
仓库随处可见,原本的卫辉码头处也有一些仓库,但是基本上都是官家的,用来运送粮食为主,也有少量本地人的私人仓库,有在卫河上做生意的,为了方便,便在码头不远处设立仓库,接收来往货物。像其他的客商,一般货物上船后最多就是停靠此处,进行一些吃穿用度的补给,等到补给完成之后再起锚去往目的地。
但是秦修文说的设立沿岸仓库大有深意。
这些仓库一旦建成,并不和漕运的粮仓功能相重合,相反,它的主要对象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仓库只以极为低廉的租金租给客商们使用,因为卫辉的地势之故,它是南来北往的要道,在卫辉租下仓库后,后续卫辉可以提供车马队伍也可以提供船运队伍来帮助客商们运货,收取搬卸和运输的钱。
如同秦修文在折子中所言,这样一来,客商们可以将货品存储在卫辉,再由卫辉辐射全国,货运之昌隆、物品之繁茂,将在整个卫辉显现。
周邦彦不是不通庶务的那等官员,相反,在他读书考科举之时,就已经接触家中的一些核心事物,很是知道一些家中铺子的运作、掌柜的管理,所以瞬间也读懂了秦修文折子中隐含的意思。
举凡买卖者,不过是将南边的货物卖往北边,将北边之物卖向南面,低买高卖,获取利润罢了。
但是其中风险也大,如今之买卖,处处关卡、层层盘剥,再加上若是货物囤的多了,恐有一朝翻船再不得翻身之险;若是货物囤的少了,那么也有卖完之后,只能看着对家赚钱的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