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呆少爷(第2/3页)
陆爷爷是去过燕城的,那里的繁华和历史的沉淀令人沉醉,但最后还是来到了这个小山村。
当年大串联,儿子们也都跟着偷摸跑出去过,见识了外面的种种,回来可劲儿的说了好多年。
再加上这里确实算不上祖地,孩子们能有个更好的去处,老人们也跟着开心。但他们知道自己上岁数了,也不愿意去,怕给孩子们拖后腿。
打电话的时候,大娘和三婶儿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大伯三叔也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全家都搬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这没啥,等我和陆向阳放假了就过去一趟,想办法把老太太老爷子都带过来。这一时半会儿的,老两口不愿意挪地方也正常。”白清霖安抚大伯三叔的情绪,“到时候孩子们都来这边,爷爷奶奶怎么也得过来照看着,否则不都得翻了天去。”
大伯,三叔:……
嗯,到底谁能翻了天去啊!
这件事是大伯回去办的,张村长大队长和新来的村支书为此还开了个小会。
“小白知青这孩子,仁义。”张村长想起那个刚来的时候白白净净高高瘦瘦的小男孩,忍不住叹息起来,“爱笑,嘴也甜,会办事儿。看见人就开口,大大方方的,招人喜欢。”
大队长也点头道:“可不是吗,之前咱们都觉得陆金宝那孩子是废了,天天跟镇上待着也不回来,二流子似的。如今呢?人家考上大学了,还不是小白知青带领的?”
新村支书没见过白清霖,但是听说过这个人,“就是之前报纸上那个小英雄?咱们墙上那些锦旗……”
“锦旗和表扬信,不都是人家小白知青带来的?带着陆向阳可办了不少好事儿,咱们村的优秀大队跟小白知青脱不开关系。现在村里年轻人看的那些卷子啊题啊什么的,还都是人家小白知青留下来的呢。”张村长是真舍不得小白知青啊,但人家是能耐人,一个小山村阻挡不住这样人的脚步。
“还有上次大旱,陆向阳过来让必须种耐旱的粮食,后来不是红薯丰收了吗?我听说,不少薯种都是小白知青他家里人偷摸弄来的,说是西北那边研究出来的新薯种,耐旱而且产量高。这几年,咱们这边种的基本都是那种红薯了。”大队长跟着感慨,这么一想,小白知青在村里,真没少做好事。
再看看知青点跟小白知青一开始就不合的那个朱知青,那是个啥玩意儿啊,烂泥糊不上墙,现在天天神神道道的跟村里转悠,听说脑子都出问题了。
开完会,村干部痛快的就把介绍信开了,又拿去镇里开公社介绍信。那边也没有为难,批了同意,盖了公章。只要把这两封介绍信拿去接收的村,这些人的户口粮油关系也都跟着去了那边的村,以后就不是他们第五大队以及红星公社的人了。
大伯带着家里人以及一群孩子离开的那天,老两口也没去送,倒是嫁出去的俩姑娘回来送了。俩姑娘在这边都有工作,男方家里也不错。而且就算爹娘走了,她们还有叔伯在这边,自然不会怕受欺负。
“霖霖说了,等他们放暑假就过来看您二老。”大伯难得说了点儿硬气的话,“你们若是不怕霖霖伤心,那就别听他的!”
陆家老两口:……
“那又不是我孙子,我伤心啥!”陆奶奶说完,又觉得有点儿心虚。主要是白清霖太会撒娇了,老两口真心扛不住啊。
其实这次走的不止是陆向阳的大伯三叔,还有赵志清的大小舅子几家人。毕竟能去大城市,他们还跟那边有了房子,有点儿心气儿的都想往外走。
“领袖说了,少年强则国强。年轻人奔着好地方去,那也正常,那边听说读书特别方便,也不会耽误了孩子们。”
陆家几个老人凑在一起,想到离开的孩子内心就无限唏嘘。但又很是高兴,觉得陆家是遇到了贵人。若是没有这个贵人,他们怕是几代人都会留在这个小山村,最远顶多去一趟县城,连市里都没进去过。
“若是有机会,我倒是想回老家看看祖宗们。”大爷爷都七十多了,身体也算是健康。他当初过来的时候才十来岁,如今在这边一住就是几十年。家里那些亲戚别说叫什么了,长啥样他都忘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