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对赌协议(第3/4页)

只有大人们愁得睡不着觉,恨不得烧香拜佛求老天下一场雨。

然而每天都是大晴天,好不容易盼了点儿乌云,结果一阵邪风就给刮跑了。

还不到一个月,县里就下了通知,要求全县管辖范围内的大队全部改种耐旱粮食,不种细粮。

大队长去开了会回来把这件事一说,村长登时就精神了。他赶紧张罗人把那几亩地小麦也拔了,苗拿去喂猪,全部补种了红薯。

这红薯秧子也都是孵好了的,就等下地种了。

不止如此,村长还张罗着每家自留地尽量也种上南瓜红薯之类的东西,少种吃水菜。南瓜尖跟红薯藤长出来好歹也算是个绿菜,凑合吃了。

大不了再用山里的野菜对付对付,总是能把这段日子过去的。

但是因为不下雨,山里的野菜都少了。

白清霖他们为这份文件而感到高兴,但不知道县长为了下这份文件,是跟市里吵了多少次的架,最后用自己的乌纱帽和性命做的担保。

跟他一起做担保的还有几个县长,那几个县原本水源就不充沛,如今又旱,压根没办法种细粮。

几个县长脸红脖子粗的在市里开会吵架,最终获得可以允许自己县里全部种粗粮的允许。但有个条件,如果这场大旱很快就被解决,交不上细粮任务,那他们就都得走人。

同样,如果这确实是一场罕见的大旱,要求交任务的那几个当官的也得摘乌纱帽,不但要摘,还得去乡下劳作几年才能回来。

不体会农民的苦,只知道指手画脚,那就得做好去种地的准备!

这相当于是一份对赌协议,两拨人基本上“杀”红了眼。

还有几个细粮大县都在心里嘀咕,要不要减少细粮耕作。但他们算是领导亲信,领导梗着脖子不让改,他们也不敢改。

不过偷摸多种点儿粗粮也是可以的,粮食这东西,谁会嫌多呢?

五月份,老天还是不下雨。

村子里的牛要拉着板车,去远处上游的地方拉水了。人们每天用的水开始限量,一盆水洗了菜洗脸洗脚搓衣服,最后还得浇地里。

就连爱干净的白清霖也不敢天天洗澡了,毕竟大家身上都臭,只有他香喷喷的不合适。

这样的天气真的难熬,可是也没办法。

城里更加紧张,据说有不少人都跑去外地买粮食了,生怕今年因为大旱,粮食不够吃。

六月份,地里干的裂出了口子。

高粱玉米这种耐旱的作物都有些无精打采,但好歹有一口水就能活,只是一定会减产了。

每天每个村出去挑水的人都跟长龙一样。镇上那条河边天天蹲满了人,就连公安也都开始在附近巡逻,生怕出现打架的。

听说细粮大县也熬不住了,村民们偷偷拔掉了半死不活的水稻小麦,补种了间出来的棒子高粱。

那边还因为这个事搞了什么批斗大会,但也雷声大雨点小。村里的人都不傻,他们不想因为那些从没下过地的领导一时赌气,就让自己全家老小饿肚子。

到了七月份,往年这个月雨水最多,但这个七月就飘了一点儿雨丝,跟老天爷打了个喷嚏似的,地皮都没湿了。

白清霖好几次看见村长坐在田埂上默默地流眼泪,他是老农,最心疼庄稼。看这样的年景心里绝对不能好受。不只是村长,村里连到处乱跑的小朋友都少见了,大家都沉默起来。

红薯藤这种东西大家都舍不得吃,摘回来那点儿玩意儿还得留一半焯水晒干,谁知道冬下是个什么光景呢?能在嘴里省一点儿就是一点儿。

还好,到了八月份,雨水多了起来。晚熟的玉米正好赶上灌浆,玉米棒子总算没有那么干瘪了。

连续的几场雨让所有人眉头都舒展开来,但是细粮大县却遭了殃。

八月份,春小麦和稻谷成熟的季节。

肩挑手扛好不容易伺候成熟的小麦水稻,遇上这样连绵的雨水,都烂在了地里,抢都抢不回来。

家家户户在炎热的天气里烧起了炕,就为了能多烘干一些粮食。

据说一些镇下属的大队把镇长办公室都砸了,就因为镇长咬死了不让改种耐旱粮食。这些镇长都吓得躲去了县城,问题那些县长如今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