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更合一(第3/6页)

却听谢厂长瞪他一眼,把资料退回去,不耐烦道:“天天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做什么?我们厂多少年了?还需要别人来教我们怎么产汽水,怎么卖东西吗?你们快走吧,慢走不送!”

“嘿!”赵建军向来跟谁都乐呵呵的性子,这会儿也蹙眉不悦,“老谢,你这个人脾气也太轴了!也就我们脾气好,大度不跟你计较!以后你想加入行会,可没今天这么容易啊。”

“我才不去嘞!”

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中年男人吵得脸红脖子粗,看得林湘跟着劝了劝,最后和赵厂长离开了。

“厂长,您也别跟谢厂长一般见识,这是思想太固化了,就愿意搁这儿一亩三分地儿待着,什么都不愿意听不愿意接受。”

赵建军和人吵了两句也就算了,气不往心里去,不然他担心自己少活几年,只是人都有脾气,他放狠话:“他有本事就真别来!”

临走前,林湘回头看了一眼清风汽水厂的招牌,规模庞大,拥有上千名工人的全国第四大汽水厂,也在几年后被外国可乐围剿封杀的行列,过去有多辉煌,后来就有多销声匿迹。等到千禧年后,更是逐渐无人谈起。

如今看来,谢厂长这幅油盐不进,不听劝的模样,真的很可能顺着历史发展进程,走向同样的毁灭的结局。

不过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林湘也没多余的时间精力耗在这里,自己身上的宣传任务尚未结束,关于整个行业的行会也还没有着落呢。

现在的国营企业,尤其是才经历改革开放八年的华国,大部分人对市场和资本并没有太多概念,所以才会在前期跌跟头,被坑被谋算,交了无数学费。

林湘四处普及各类合同与法规,在发展总局同同事拟定方案,由单位下发,通知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厂和企业,不过这样的效率实在是不高。

直到半年后,赵建军牵头的全国汽水行会终于成立。

建国后,全国首个汽水行会吸纳了四家大型汽水厂,六家中型汽水厂,以及三十多家小型汽水厂。

另外三家,包括清风汽水厂在内的大型汽水厂仍是拒绝。

行会是民间自发组织,不涉及官方性质,首届会长由牵头人赵建军担任。

林湘收到行会交到发展总局的详细资料,会长、副会长、小组长等等,已经选举得清清楚楚。

罗局长也看了报告,总归是在试点阶段,并没什么意见:“给他们签发个行会的牌子,也算是一份支持。”

由发展总局认证的牌子被裱起来,挂在行会流动总部—119汽水厂赵建军办公室。

有了汽水行会,任何通知下发和宣传提醒都容易了不少,林湘联系会长赵建军,再由赵建军通知行会成员。

毕竟是同意加入行会的,大伙儿怎么也要卖个面子,加上赵建军态度亲和,跟谁都能哥俩好,大伙儿都服他。

另外,成员们内部交流,在各项生产技术革新的互相提醒上也大有进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接下来大半年时间,汽水行会陆续加入新成员,起初还在观望的汽水厂也行动起来,一时兴盛。

这可把赵建军高兴坏了,虽说不是什么官方的一官半职,可听上去还挺威风。

尤其是北冰洋汽水的副厂长当的副会长,跟自己一心搞行会,多体面啊。

唯一的遗憾便是,部分太过固执的老牌汽水厂始终拒绝入会,就比如那个清风汽水,拽得不行了,还有近两年冒头的几家新型饮料汽水厂也看不上这个。

前几年年M国奥运会时,新兴出炉的“魔水”就作为华国代表队唯一赞助商登上奥运会舞台,这种运动型饮料是另外的赛道,当时赵建军听说了可羡慕,差点准备让厂里也研发试试。

还是林湘劝阻了他。

“厂长,天底下饮料种类那么多,咱们也忙不过来。目前还是先把汽水和果汁弄好吧。”再过几年有场硬仗,摊子还真不宜铺得太开,现在盲目跟风,不紧赶不上趟,还可能顾此失彼。

赵建军想想也是这个理儿,回到厂里干脆再和厂里研究员继续调配新果汁。

二厂如火如荼发展时,隔壁一厂却迎来了巨大的变动。

八年五年,虾酱车间主任秦阳波退休,八六年,年纪大了,身体越发不好的黄厂长也宣布退休,将副厂长提拔上来,和年近七十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唐书记共同带领一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