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掰玉米(第3/3页)

有好些多日不见的熟面孔。

“李大人,最近可还好?”

李光地:好好。您这一办差,都没有怎么见过面了,还挺想你呢。

“齐都统,听说您最近在京城交了很多好朋友啊。”

齐世武:调回京城之后听到您的各种事迹,听您说话就有点害怕。

翰林学士中,李祓低头,虽然知道这个李大人是在跟李相说的,但他绝不能再引起十五爷的注意了。

要知道当初那个“高粱河车神”连皇上都紧跟着过问了。

李祓直觉被十五爷喜欢,是一件风头和风险并存的事,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官比较好。

不过他的希望破灭了,十五爷跟前面的老大人们打完了招呼就冲他们来了,“巨来,你有力气,待会儿你可要多干点,否则今天的玉米面贴饼子你得少吃两个。”

李祓:因为年幼时徒步寻兄,十五爷还真把他当成是大力士了。

胤祝又跟张柯说话,问他在翰林院做得怎么样。

再然后是榜眼赵熊诏,问的是:“你们在翰林院都不吵架的吧?”

赵熊诏:---

果然是不能碰见十五爷,问的这些话都让人忐忐忑忑的。

“下官唯知尽心办差而已。”

胤祝点点头,前面还有赵熊诏他爹赵申乔在呢,也不知道赵申乔办了什么事让老头满意的,收个玉米把他们父子俩都叫了过来。

“戴大人,听说你们文学界有个桐城派,今天我皇阿玛收玉米,你可要好好得写一篇小品文以作纪念。说不得还能流传千古,几百年后都被大家称赞你们的君臣之情呢。”

其实就是散文,但散文是到民国才出现的一种文体,小品文却是在明朝就有的,是文人用来表达自己远离尘嚣追寻心灵宁静的常用载体。

艺术价值颇高。

胤祝希望戴名世能在今天写出来一篇佳作,不说能不能流传千古,至少让老头看了高兴的。

别让赵申乔有机会给他的《南山集》安上居心不良的罪名。

虽然胤祝早就打了预防针,让老头看过了《南山集》,但赵申乔可是个很能说的人,不得不防。

垂着头手垂在两边的戴名世:!

微微抬起头:“十五爷谬赞,微臣遵旨。”

感觉他是这一届进士中最不起眼的了,没想到十五爷对他也有所关注。

还有点激动是怎么回事。

干活的来了,胤祝就不干了,让人拿来筐子什么的给每个人都发一个,到康熙了,问道:“皇阿玛您要不要?”

康熙穿着的是一身束袖劲装,连辫子都盘在头上,自然是要的,还跟臣子们笑言:“今天咱们君臣比试,尔等都不要故作谦虚。”

这种情况的确是不需要谦虚的,万岁爷不可能因为哪个掰这个玉米比他掰得多就心生不快,所以众臣道:“臣领旨。”

胤祝说:“皇阿玛,李大人的年纪大了,不用参与比赛吧。”

李光地抬头,看向十五爷。

十五爷,微臣谢谢您嘞。

这时,又来了一群人,一身便服的太子带着皇子们来了。

四哥等已经上朝的皇子们穿的都是圆补子官服,从十六开始往下算的小皇子们则身着便服,腰间系着一根黄带子。

不过这么一看,二哥今天应该又没有上朝。

二哥这样的,胤祝一直都很疑惑他后面因为什么被二次废掉的,根据现在这情况看来,二哥的威信大跌他自己又收敛所有光芒低调行事,根本没有任何复立后着急上位的样子。

更别说二哥自己在太子职位如履薄冰不想当四十年太子要逼宫皇阿玛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