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入城(第3/5页)

“见过鲜于节度。”薛白上前执礼道,“请鲜于节度入城。”

严武见了薛白身后的将士,翻身下马,站到了荔非元礼身后,神色淡淡地向鲜于仲通一抱拳。

“失礼了。”

“哈哈哈。”鲜于仲通抚须大笑,“今日多谢严贤侄了。”

说罢,他踢了踢马腹,走入龙尾关。

……

王忠嗣率着一队人在吊桥上跨马而立,与百步外的吐蕃士卒对峙着。

过了一会,骆铃声响,倚祥叶乐骑着骆驼上前。

隔着比一箭之地稍远些的距离,倚祥叶乐抬头看着王忠嗣飘扬的旗帜,用苍老而沙哑的声音道:“没想到,在洱海再遇到了老朋友。”

士卒将他的话喊出来。

王忠嗣朗声应道:“敢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不论在河陇,还是云南。”

他不用人传话,声音落入了倚祥叶乐的耳中。

倚祥叶乐“呵呵”而笑,道:“今日给老朋友一个面子,让他躲进龙尾关吧。”

又有马蹄声响,一匹骏马载着两个人过来。

倚祥叶乐愣了愣,眯起一双老眼,驱动骆驼赶上几步,只见那马背上是一个年轻英挺的汉人男子,而坐在其面前的,正是娜兰贞公主。

那年轻人与王忠嗣低语了两句,这批断后的唐军们于是挑衅地看了吐蕃大旗一眼,返身,退回龙尾关。

吊桥缓缓往上提起。

有将领想要率兵杀过去,倚祥叶乐抬起手,止住。

“不要急,野兽进了笼子,捕猎就成功了一半。”

***

龙尾关的城门缓缓关上。

王忠嗣看着城门处密密麻麻的士卒,摇了摇头。

剑南军被打成这样,抛下辎重仓促入城,已失去了强攻太和城的机会,之后的仗更难打了。

接着,薛白避开旁人,与他低语了一句。

“王天运攀上苍山了。”

王忠嗣眼睛一亮,伸手拍了拍薛白的背,道:“这边说。”

两人走过城头,在西边的城垛停了下来。

夕阳下,能看到段全葛部收兵歇整,留下满地的红色晚霞。

“他放信号了?”

“我亲眼看到的。”

王忠嗣沉吟道:“得告诉他,龙尾关已攻克了,下一步是取太和城。”

“他该能看到。”薛白道:“他手里有一柄千里镜。”

“好!”

王忠嗣叫了一声好,踱着步,道:“依约定,他明夜就该奇袭太和城。”

这是王天运出发前就说好的,苍山上消息传递不变,发出信号后次夜出击。另外,苍山顶上天寒地冻,唐军士卒在上面也不可能待得更久。

换言之,今夜到明日之前,他们必须得击败段全葛。

……

与王忠嗣商议过军情,薛白走过城楼,前方却有一名官员迎过来。

“薛郎,我是剑南军行军司马崔论,这里有几封家书带给你。”

“崔司马有礼了,敢问是何人托崔司马帮忙带的信。”

薛白想了想,不记得自己安排的送信渠道里有崔论这一号人物。

“是杨国舅家的郎君,杨暄。”崔论的回答颇让人意外,“杨郎君说与薛郎是同窗、同年。”

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颇厚的信封,递给了薛白。

“多谢崔司马。”

“是我该多谢薛郎今日救命之恩。”

薛白回到城楼,展开信封,发现有好几封,一封是杜五郎写的,说他从杨暄那听说了他有一个同年郑回任西泸县令被南诏俘虏了,他们便赎回郑回的家小之事。

随着这封信,还有一封乃是郑回的阿娘写给郑回的,薛白也看了,无非是说了情况,告诉郑回他们一切都好,在信的最后,还叮嘱郑回不可忘了国恩而失节。

薛白仔细将这封信收好,眼中透着些思量之色。

过了一会,他继续看信,竟看到了有一封是杨暄写来的,看字迹就是旁人代笔。

杨暄在信上说,朋友一场,薛白如今被贬到交趾为官,他一定会尽力帮忙……后面只有落款那歪歪扭扭的“杨暄”二字是其亲笔。

薛白摇了摇头,最后看向杜妗的来信,信中说了些长安之事,末了,用了几句简单的密语。薛白提笔破译了这段密语,发现写的是“李林甫病重,恐不久于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