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隐田(第4/6页)
郭太公撑着拐杖,站起身来,最后道:“饿虎要吃人,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打死它。”
不久前,他还在宴请薛白,释放善意,谁知对方如此不识好歹。
但不要紧,这样飞蛾扑火的人,他这辈子见得多了,有几人能在一众豪绅的围剿中做成事的?
就像有人若敢溺入大海,只会被大海吞噬。
入夜,典史署中,薛白正在与郭涣对座而谈。
“招供大可不必。”郭涣的笑容还是和蔼可亲,道:“县尉若想知道什么,把笔吏请县署。
出去。小老儿私下里都与县尉说清楚,如何?”
“好。
薛白也干脆,屏退旁人,让人给郭涣拿了一壶酒暖身子。
“谢县尉。”郭涣乐呵呵地饮了一口酒,道:“小老儿这辈子没害过人,每次遇到乞儿还会给几枚铜钱。可在这县署当主事,亏心事也真没少做,最常做的就是帮忙占田,这也是各州县的常态了。
有好处不占是王八蛋?
“是这理。”郭涣道:“偃师县里没哪家是坏人,多是乐善好施的人家,待客女、部曲、奴隶都好。一开始,有些农户眼红高门大户的下人穿戴住食比他们好,偶有些灾年,过不下去的人家抛田卖身……实话说,这些都是少数,大多数时候是因为税一年比一年重了。”
薛白道:“与其说是税重,不如说是税制继续不下去了。”
“是啊,大唐开国时税真不重,八十亩口分田加上二十亩永业田,只收两石粮,农户很充裕。到如今,让人如何说呢……总之逃户越来越多。”
一个王朝的百年积弊,自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但郭涣想说的道理薛白一直都懂,制度有了缺漏,高门大户扩张田地、隐匿农奴已是不可避免。
郭涣认为自己是个好人。
中了十顷良田,没多久陆浑山庄派人来说首阳山下的田主想要卖身,之后是郑辩亲自登门……
“逃户多了,难免牵扯到田地。有些请托,小老儿实在是拒绝不了。最初,崔唆看这才算是招供了,供的却远不止是郭家。
“对了,还有寺庙,兴福寺有多少田地县尉也知晓。”
薛白打断道:“你是在威胁我?提醒我不要犯了众怒。”
郭涣自在地饮了一口酒,笑道:“县尉若这么想,也没错。但小老儿是出于好意,不希望县尉原本能一帆风顺的仕途在此受挫。”
“多谢你的好意了。有时候我也在想,很多事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是啊,小老儿年轻时也像县尉这样,非要犟,让周遭众人都不痛快,可回过头一看,何必呢?世间绝大部分事,都是不值得太执着的。”
说着,郭涣心生感慨,又道:“就好比,县尉自以为是在闹海且搅得天翻地覆了,可目光放远,弄潮儿搅起的浪花在汪洋大海里算得了甚?”
薛白笑了,道:“有时我真羡慕你们。
郭涣道:“县尉何意?
“我也说个故事吧,有条大河,流水很急,人们都顺流而下,欢呼着,觉得日行千里。但也有人在拼命地划桨,累死也很难逆流前向。人们就嘲笑他,问他这么做何必呢,放手啊,随波逐流,一帆风顺,何必在此受挫,但为何他还要划浆呢?
“为何?
“因为下游是悬崖。”
郭涣摇头。
薛白道:“不是什么大海,只有万丈悬崖,一摔就是粉身碎骨。我真羡慕你们什么也看不到,愚蠢地欢呼着,醉生梦死,撞向深渊。”
郭涣讥笑道:“县尉就能看到?”
“这悬崖,不像大唐吗?
郭涣仰头饮了一口酒,应道:“这可是大唐!没有什么悬崖、深渊。大唐是海,是汪洋。
彼此想法如隔天堑,薛白已无必要与他就此事多说。
“小老儿为县尉推演如何?”郭涣遂将话题拉回来,道:“各家都不可能容许县尉动隐田,马上便会支持明府下令释放我,论官位,明府才是一县之主;论声势,县尉的手下能抵得过偃师县这么多的部曲、护院?”
薛白问道:“若我还是坚决清查郭家隐田,如何?
“无非是逼得明府翻脸,夺了县尉一切差职。”
“我若不听,吕县令敢动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