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5页)

“岁宁确实有些奇遇,不如叫她自己跟您解释?”

康熙冷眼看向耿舒宁。

耿舒宁心里哐当一声,敲响了唱戏的锣,这可是她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忽悠四大爷和忽悠康熙,肯定不能是一种法子。

见康熙不说话,耿舒宁立刻直起身叩首,而后口齿清晰解释——

“奴才在康熙四十二年地震的时候,被砸了脑袋,太医说是无碍,岂料后头又一次差点病重而亡的时候,竟听到仙人的声音,说岁宁与皇家有缘,引得岁宁看到了其中的各种缘法。”

“只是病好以后,奴才就什么都想不起了,也就没敢跟人说。”

“神奇的是,后头奴才每次面见万岁爷,都能想起点跟万岁爷有关的事儿来。”

“那寿果凤柚、轮椅甚至玲珑炭,实则都是奴才梦里被仙人指点,得见万岁爷所为。”

“上次奴才跟着太后见过太上皇您以后……就回忆起这番棒子来,只是奴才记忆里,这东西不叫番棒子,您老人家亲自给赐了名。”

康熙心下略动,也格外好奇,脸色不自觉和缓了些。

“叫什么?”

耿舒宁扬声道:“此为玉米,黄玉的玉,乃是太上皇忧国忧民,特地为百姓寻得的高产粮食。”

“百姓感激太上皇功德,特地送上万民伞,将其称之为御米,意为御赐之米。”

康熙愣了下,虽然眸底还有审视的冷光,面上的冷色却是彻底维持不住了。

万民伞,代表百姓们都认可他这个曾经的皇帝。

御赐之米,能叫人吃饱的同时,时刻都记得他的恩德。

对格外注重名声和功绩的康熙来说,耿舒宁这话不亚于一记彩虹屁呼在马屁股上,妥帖得叫他想大笑几声。

不过康熙也没那么容易相信耿舒宁,冷静继续问。

“既看到朕和老四就能想起利国利民的东西来,你又何必非要出宫?”

出宫也不好好待在外头,还要勾着老四专宠,尽做些帝王不该做的事。

耿舒宁迟疑着看了眼同样丹凤眸微眯,似笑非笑的胤禛,缩了缩脖子,装出怯生生的样子。

爷,您倒是给我捧个哏啊!

胤禛是知道耿舒宁这胡说八道哄老爷子呢,心里有些不痛快。

在他面前,这混账可从来没这么会说话。

康熙顺着耿舒宁目光看了眼儿子,以为是胤禛威胁耿舒宁不许说。

他重重哼了声,“你只管说便是,有朕在,还能叫人反了天不成!”

耿舒宁立刻诶了声,痛快解释,“奴才心悦万岁爷,想要在万岁爷身边伺候,却自知身份卑微,不敢奢望。”

“而且……奴才惦记着能有机会,多求见您天颜几回,怕外头人误会,干脆出家为皇家祈福,这样就不会让人误会啦!”

看耿舒宁一脸‘瞧我多聪明,快夸我’的模样,康熙唇角抽了抽,这脑子确实够不上红颜祸水的级别。

不过想想也是,他身为胤禛的老子,功绩肯定比老四多。

这小丫头看见他想起更多仙人叫她看过的事儿来,岂不是很正常?

可她是老四的女人,哪儿有儿媳妇频繁见公公的,就是天家也不成,那更叫人笑话。

如今耿舒宁受戒成了居士,既能伴老四左右,又不耽误给他讲讲经,倒也是个办法。

康熙面色温和道:“起来吧,坐下说话。”

耿舒宁恭敬起身,乖巧坐在圆凳上,偷偷松了口气,以为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往后她再拿出什么好东西来,老爷子都会以为是爷俩的功德,反倒会更骄傲。

毕竟自己做过的事情,总比纯粹是她苏出来的强,她这个搬运工也能平安……

但康熙最擅长在人放松警惕的时候捅刀子,冷不丁突然笑问——

“那你跟朕说说,朕如今这模样,是怎么下江南寻到御米的?”

耿舒宁没防备他这问题,下意识抬头,“梦里地震也不是这时候啊……”

康熙猛地坐直身体,目光如炬看着耿舒宁:“什么叫不是这时候?”

连沉默的胤禛,都收了酸溜溜的心思,紧紧盯着耿舒宁,这混账竟还瞒了他不少事儿吗?

耿舒宁小脸微微发白,有些无措,重新跪回去,嘶嘶抽气。

声音都虚弱了些,“回太上皇的话,奴才能记得的东西不多,只隐约记得,地震应该在很早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