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4/5页)
她又紧着问:“墩儿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赵松立刻点头,只是表情略有点微妙:“您……在马上吩咐的事儿,苏总管都听到了,特地令人回去叮嘱过。”
“都收拾妥当送到了龙舟上,绝不会委屈了墩儿一家子。”
耿舒宁沉默,她这话是趴在马上扯着嗓子骂人时说的,那岂不是代表苏培盛什么都听见了?
只片刻过后,她表情又恢复了淡定。
反正丢人的时候太多,她算计不过来,四舍五入就等于没丢人。
因为墩儿和奶奶住的地方太小,耿舒宁没叫别人进去,自己进了他们的梢间。
地方确实很狭窄,是做暗间用的,只能摆开一张床,有个狭窄的通道,连着个小窗户。
好在夜里点着油灯,也能看清来人是谁。
老梁氏一见耿舒宁,就激动起来。
她揽着墩儿就要给耿舒宁磕头,“多谢贵人救命……”
耿舒宁赶紧扶她们起来,有些愧疚跟他们说实话。
“没有马贼,只是我和……我家主子爷的身份不能泄露出去,只能委屈你们跟我一起去京城。”
怕娘俩害怕,耿舒宁赶紧安抚:“您放心,到了京城,我一定将您和墩儿安置妥当,给您养老,墩儿爹那边我也会派人去找。”
老梁氏局促地摆手,“贵人可千万别这么说,我知道马贼是怎么回事。”
“我谢您救命,是谢贵人处置了那几个二流子。”
不想叫墩儿听见更多,老梁氏迟疑片刻,还是先哄睡了孙儿,才低声跟耿舒宁解释。
要不是林福去了,老梁氏也不会知道,村长早就从镖局得到她儿子在湖广失踪的消息。
村长媳妇惦记她儿子跑镖多年攒下的家当,撺掇着村长暗示那些二流子吓唬孤儿寡母。
林福从那几个二流子家里甚至搜出了耗子药,审问得知,是准备趁墩儿提回河笼的路上,下在河鲜里,好光明正大霸占祖孙俩的家产。
耿舒宁了然,赵松说处置的那几个,估计就是村长和二流子这伙子人了。
对于这样的人,死不足惜,耿舒宁只想夸林福干得漂亮。
她握着老梁氏的手含笑安慰她:“梁大哥只是失踪,该找还是得找。”
“不管能不能找到,您救我一命,往后我就当您是亲娘伺候,您和墩儿都安心便是。”
老梁氏还想拒绝,耿舒宁凑近了跟她解释,“且不说恩情,就您院子里那些玉米,那可是功在千秋的好东西。”
“您将如何种植好的法子交给我,这功劳都够您做老封君的啦!”
老梁氏震惊,“玉米?您是说那些番棒子?”
她赶紧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就是我儿从毛子商人那里买来的,也不值几个钱,那东西也不难种,我可不敢领这功劳!”
耿舒宁坚持,“您也知道这东西好种,种子又多,还能当粮食吃,要是百姓们都能种上,都能吃饱饭,这功劳大不大?”
老梁氏抿着唇,表情讪讪的,若不是她私心不愿意叫人知道,这会子说不定在南地也种开了。
耿舒宁一锤定音:“我额娘早逝,继母不慈,不若我认您做干娘,往后您就听我的!”
“墩儿的前程也包在我身上,为了墩儿,您也不能推辞啊!”
老梁氏看了眼在床上睡得四仰八叉的孙儿,不说话了。
她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儿子又下落不明,有个干女儿护着孙儿,她死的时候也能闭眼了。
*
说通了老梁氏,耿舒宁听老梁氏口述,记下了老人家种玉米三年的经验。
而后耿舒宁把老梁氏交代给她的那些玉米种子,都搬到自己的舱房内。
她不是傻子,张鹏举既然觉得她有牝鸡司晨的嫌疑,说不定会想办法,让能制得住皇上的人知道她跟着南下的事儿。
她既然跟四大爷在一起了,就不能将所有压力都给到他。
她又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风雨她能跟胤禛一起面对。
而且因为关系不一样,肯定是胤禛哄她更多,这些好东西也不能浪费,拿来哄长辈换平安多好。
耿舒宁觉得无论如何都是入京后的事儿,便慢条斯理先趁着养身子的功夫,整理种植方案出来。
养好了身子,趁着还没入京跟男盆友腻歪腻歪,回到京城后再面对风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