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5页)
在场所有人听得心动起来,的确,他们在边疆建设奋斗十多年,该吃的苦,该受的累,该流的泪,他们全都经历过了。
现在他们都在边疆安了家,有了妻子孩子,谁不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呢,要真能解决自己家属待业问题,还能让职工住好房子,他们自然是支持的。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边疆这边都以少数民族为主,很多民族不吃猪肉,你养了猪,到时候往哪里销售?”
“谁说我开办养殖场,只养猪。”杨秋瑾把翟书记放在讲台上,她写得计划书拿起来,递给讲台下第一排做的诸位领导传看:“我开办养殖场,自然要因地适宜,边疆少数民族多,吃猪肉的少,我们就以养鸡鸭鹅鱼为主,猪适当养一些。哪怕猪养多了,也不怕销路,据我了解,咱们身在边疆的兵团以及其他建设者,汉人人数多达三十万以上,这么多汉人,谁不喜欢吃猪肉呢,我们养出来,只需要建立一支运输队,销往各个兵团即可。”
吕兴贤看着手中的计划书道:“建立一支运输队,农场又要花出一大笔花销,咱们农场哪有那么多钱来买车?现在一辆解放大卡车的价钱不便宜,最少一万两千块钱一辆起步,个人不能私购,得农场单位向上面申请,分配到购车指标以后才能购买。而且卡车白天拉货,晚上拉人,还时常兼做通勤车用,哪有那个多余的时间金钱精力去别的地方跑销售。我看你这个计划不太行。”
“吕场长,话不要说的太早。”杨秋瑾神色认真道:“咱们农场没钱,可以先把种植技术提上去,量产跟上,完成生产任务,赚钱以后再说添车组织新车队的问题。我刚才只是假设,真要建起养殖场,那自然是先养好卖的家禽牲畜为主。另外,吕场长你别忘了,在国家领袖的号召,前往咱们边疆支边,来下放的知识分子源源不断,他们之中不乏有懂得各种技术的人才,要找到一两个懂汽修的人,也不难,咱们也得有自己的想法不是。”
吕兴贤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
要农场自己组件汽车,那汽车的零件从哪来,难道要农场自己成立一个汽车厂?这想法也委实大胆了点!他们农场要真有那能耐和金钱,他们还叫农场吗?
杨秋瑾微微一笑:“理想总是要有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这个养殖场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启动,只需要修建一个小小的养殖棚,先养些鸡鸭鹅,几头猪,挖个水塘养些鱼,您先给我一年半载的时间,看看养殖收益如何,如果赚钱了,再说后面的事情。”
吕兴贤和其他领导人都听得有些心动了,纵然有人反对,可是杨秋瑾的提议相当诱人,要她用最低的成本赚了钱,给农场带来收益,同时给职工家属提供工作机会,倒也不是不行。
不过谨慎的翟书记没有一口答应杨秋瑾的要求,公事公办道:“开养殖场的事情,我得向兵团上级做报告申请,兵团那边通过了,你再着手办养殖场的事情。”
这是变相答应她当场长了,杨秋瑾忍住内心的激动,面上得体的笑道:“行,我等书记您的好消息。”
在农场开办其他副厂的事情,很多大的兵团都在做,一个小小的养殖场而已,相信兵团不会不通过的。
会议解散以后,杨秋瑾找到韩永信跟张支书,向他们两人祝贺:“恭喜两位升职加薪,以后我养殖场开办起来,还请两位多多关照。”
“多谢。”韩永信依旧是那副冷淡话不多的模样。
张支书,本名张全,笑脸呵呵的跟杨秋瑾握手,“同喜同乐,小杨同志,咱们以后谁关照谁 ,还不一定。要不是小杨同志你在曹俊等人的事情上站出来,让我跟韩连长,不,现在是韩副部长立了功,我们俩怕是在原来的位置干一辈子,都没可能往上提升。”
张全说起这个,是感慨万分,在兵团进入边疆之前,他一个小小的士兵,因为识文断字,被上级提拔做上通信兵,后来又转成文职工作,成为连队指导员,跟韩永信搭档。
踌躇满志的他原本以为会一直呆在战场,立功立业,没想到他所在的部队,在五零年代接受到兵团建设边疆命令后,在边疆一呆就是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