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页)
外面天已经黑了,陆时春要去海边值夜。
陆老头点头。
其他人欢天喜地。
陆时秋看向陆老头,“爹,宏一这么大的人了,以后给他身上留点钱吧。”
陆老头看向洪氏。
洪氏脸上尴尬不已,讪讪道,“我会给他的。”
陆时秋又道,“爹,这三个月休渔期,咱们把蛤蜊捞上来吧。”
大家欢笑的脸全部呆住。
陆婆子坐不住了,“哎,老三,你怎么突然要捞蛤蜊了?那海里的蛤蜊还没长好呢。最起码得再长三个月。”
陆老头点头,“对啊。现在个头有点小。现在捞不划算。”
陆时秋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年底回来看过,有七成蛤蜊已经长成,剩下三成还得再长长。
“这三个月是休渔期,市面上的蛤蜊非常少。大多数渔民都在年底蛤蜊最贵的时候,卖完了。虽然现在价格比不上过年那会儿,但是也不算太低。等四月份,渔民们都能出海,那蛤蜊就多了。咱们这么多蛤蜊收上来,可就卖不上价了。”
月国的物价并不是定死的。
随着天气变化,物价也会有所变化。
就比如蛤蜊,最贵的时候是年前那几天。卖给二道贩子,一斤蛤蜊干能卖到七文五。最便宜就是夏天。一斤蛤蜊干只能卖到六文。
年后三个月,由于是休渔期,蛤蜊干能卖到七文。
陆老头有些下不定决心,“外面还下着雪呢。这要是下海,还不把人冻僵了。”
“我不是说现在就捞,等天气不那么冷了。”陆时秋摆了摆手。
陆时夏有些迟疑,“那么多蛤蜊,咱们家就这么点地方,不够啊?”
陆老头倒是不愁这个,“晒路上。到时候让孩子们站在路边看着。”
陆时秋想了想,“咱们要尽可能多捞。最好让村里人都来帮忙。到时候就晒这些人家里。”
陆时夏急了,“晒这些人家里,他们会不会私扣啊?”
陆时秋摊了摊手,“湿蛤蜊和蛤蜊干是八比一。每天捞上来,咱们称重。让村里人带回去晒干。咱们给工钱。”
这就相当于,把砍柴,煮蛤蜊和晒蛤蜊三个步骤全部交给其他人做。
这法子好。只是陆老头有点迟疑,“那咋给他们定工钱?”
陆时秋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新鲜蛤蜊一斤半文,八斤就是四文。咱们最后按照蛤蜊干来定价。工钱给一文钱两斤。”
山上的柴禾是不要钱的。一天下来,也能挣个二三十文。比出去打工要强一些。
陆老头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来。”
过了两天,陆老头带着提亲用的礼物,带着陆时春和陆时秋到段家提亲。
段老爷亲自出来接待。
哪怕这些礼物在段老爷眼里已经称得上寒酸,但他本人一点也不介意,客客气气请他们进屋,拿出上好的茶招待他们。
陆老头和段老爷,一个想娶,一个想嫁,两人相谈甚欢。
段老爷没有让陆家现在就写出聘礼和嫁妆,也没有说自家女儿将来能出多少陪嫁,免得陆家人难堪。
两家人正式交换庚帖。
段老爷留陆家人在段家吃了一顿饭,席间,陆时秋给段老爷敬酒,段老爷受宠若惊,对他连连称赞。
陆老头瞧着直点头。
老三这孩子没错,为了侄子,真的做到自己能做的。
初八之后,木氏就带着三个女儿回了县城。
当天晚上,陆时秋一个人睡在屋里,他平时都要挑灯夜读,屋里还亮着灯。
这会正在翻看系统界面,看看有没有别的生财路子。
就在这时,传来敲门声。
陆时秋关掉界面,打开房门,见是陆时冬,有些好奇。
“四弟,你有事?”
陆时冬搓着手,走进屋,飞快把门关上。
陆时秋很少见到四弟这样鬼鬼祟祟,坐到桌边给自己倒了杯茶,调笑道,“你怎么了?”
陆时冬却没有心思跟他说笑,他坐到陆时秋旁边,一把抓住陆时秋的手,“三哥,我有事求你。”
陆时冬头往后倒仰,仔仔细细打量他,见他神色仓皇,有些奇怪,“你有什么事,你就说呗。能帮的我肯定帮。”
陆时冬放了心,左右看了看,小声凑到陆时秋耳边,“三哥,我想问下你有没有再见过那个道士?”
陆时秋不解,“什么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