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苏曳占领京城!最后通牒!(第3/8页)
不举行登基大典,不祭天又算怎么回事?
九月初九回京,九月十五进行祭天大典。
就是在双方剧烈斗争中,定下来的日子。
肃顺一党尽管还没有完成铲除异己的斗争,但是京城的所有官员纷纷上奏,请求新皇回京祭天,承办大典,这压力真如同排山倒海而来一般。
肃顺一党,不得不同意。
定下来之后,两宫太后立刻昭告天下。
九月初九,新皇到京,接受百官和万民跪拜。
九月十五,祭天大典。
这两个日子,顿时变得无比神圣。
然而,距离这个日子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英、法、俄、美,四国公使正式入京。
这当然没什么,早就定好的事情,而且四国公使入京,正好接下来可以向新皇帝递交国书,正式拜见清国大皇帝。
但是……
他们是带兵入京的。
没有任何通知,四国的舰船再一次出现在天津外海。
然后,超过三千的军队,沿着白河进入,在北塘登陆,先占领了塘沽。
这一次,没有丝毫阻挡。天津和大沽口的军队,本就很少,瞬间就彻底慌了。
紧接着,洋人军队完全不管大沽口,直接朝着京城而来。
顿时,京城惶恐。
驻扎朝廷的官员立刻去质问英法外交官员,明明已经撤军了,为何还要派遣大量军队进入京城?
大英帝国驻扎清国的新公使,卜鲁斯爵士宣称,这是为了四国公使的安全。
因为不久之前,在印度加尔各答发生了惨案,印度总督惨遭杀害。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四国觉得非常有必要派遣足够多的军队进驻清国的京城,保护四国公使的安全。
之前文祥就跟着恭亲王一起和英法谈判,所以他再一次出动,质问英法当局,在《北京条约》中规定四国公使进京,绝大部分的安全由清国军队提供,四国公使只允许保留少部分的军事人员,维持公使馆秩序。
军事人员总数,不能超过三百人。
为何一下子来了三千人?
文祥和宝鋆,代表清廷提出了无比强烈的抗议。
但是,二人的抗议被当成了放屁。
四国公使坚决要率领三千人进京。
顿时间,整个京城无数人再一次陷入了惶恐。
天哪!
英法联军又要打进来了吗?
去年的惨状依旧历历在目啊。
不知道多少皇家园林被烧被抢,不知道多少人家被劫掠被杀害。
不知道多少女眷受辱。
这一次英法联军再入北京的话,甚至常驻京城的话,那京城岂不是要成为地狱?
上一次苏曳率军激战,保住了圆明园,保住了皇宫。
那这一次,还能保住吗?
军机大臣文祥悲愤无比道:“你们难道要毁约吗?”
英国新公使卜鲁斯爵士寒声道:“这完全是为了保卫四国公使的安全,你们想要阻止也可以,用军事说话,用军队来拦截我们。”
文祥遍体冰寒。
现在最精锐的部队在承德,哪里有军队拦截你们啊?
就算有,上一次八里桥之战还不够惨烈吗?谁还有勇气拦你们?
就在京城惶恐,直隶惶恐,甚至无数民众纷纷出逃的时候。
那位英雄,挺身而出。
苏曳率军北上!
并且派遣特使沈葆桢,去见四国公使。
“苏曳大人说了,四国公使的守卫军事力量,绝对不能超过三百人。”
“如果真的要率领三千军队进京,那就意味着战争!”
几日之后!
苏曳新军四千精锐,再一次出现在京城之外。
顿时间!
京城万众欢呼!
无数民众走上街头。
大救星来了。
京城有救了。
万民有救了。
而这个时候,四国公使态度也无比强硬。
双方的战斗,仿佛再一次一触即发。
两支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直接在距离京城几十里处,开始对峙!
……
顿时间,整个承德行宫,陷入了死寂一般的安静。
原本这个时候,恭亲王、荣禄、僧格林沁三人党羽,应该就要发动政变了。
其实,政变的信号都已经启动了。
御史董元醇已经上奏,请求两宫太后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