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上吉日,百船竞渡来(第2/4页)

“本阁若为伊霍,凭尔今日之言,可死矣!”

就这一句,林如海还在最后附上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然后交给书吏说道:“这个不用送内阁了,直接快马发往河间府,看看这位河间府的朱知府还有什么话说。”

捧着一碗粥一勺一勺往嘴里送的刘弘,好奇的凑过来瞅了一眼,差点笑喷。

不过他还是郑重提醒了一句:“林师傅回复的这一句是不是过了些?万一有人借此弹劾林师傅擅权,威胁朝廷命官,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林如海摇了摇头:“若是别人,臣也不会这么批复。不过这朱彬臣还是很了解的,他与臣是同科进士,为人迂腐不说,最好卖直求名。若是心有正义的言官倒也罢了,可这人为官二十载,每一任都是拿着圣贤书唱高调,硬是半点政绩都无。如今国朝正值新政关键时期,需要的是能做事、能扛事的人。尸餐素位者,该弃之。”

这一点林如海与当今皇帝比较像,那些只会唱高调,喊口号的官员,实在不堪为亲民官。

朱彬与他年纪相仿,又是同科进士。

自己历中枢、任地方,当过御史,干过州府亲民官,至少作出了不小的成绩。

不说每一任都能让地方百姓安居乐业,至少是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教化地方无一不是上上之评。

如今他都官至正一品了,这位同年,还是个五品的知府……

按照朝廷的规矩,三年一任,只要中中评价,不说官升一级,那也能有半级的升迁机会。

这人二十年才做到五品……庸吏也!

林如海不觉得这种人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实惠,更别提朝廷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若朱彬敢再上一道折子弹劾臣,那臣还能高看他一眼,调他来京城当个御史言官。若他至此偃旗息鼓……殿下,朝廷真不需要耗费国财养这样的官。”

刘弘听懂了林如海的意思,放下手中碗筷,正冠拜下:“谢过林师傅教导,谨受教!”

“当不得殿下如此大礼……”

林如海退避一旁,扶起了刘弘,欣慰应道:“事实上臣也是从陛下那学来的,陛下还是皇子时曾主管户部。臣记得很清楚,陛下多次上书圣人,想要裁撤冗官,说朝中吃闲饭的人太多,尸餐素位之人太多,夸夸其谈者太多……臣之前还嗤之以鼻,直到去了江南任上十余年,才真正明白了陛下的高瞻远瞩。”

相比老圣人,当今皇帝被官宦扣上刻薄寡恩的帽子那是一点都不冤枉。

谁叫这位爷还是皇子时就时不时拿着刀把子,在官员脑瓜上晃悠呢?

不过林如海如今是真对其佩服的五体投地了,这位倔强的皇帝,真是敢作敢为的君王,甚至都担心史书上会怎么记载。

“陛下曾言,贪官污吏可恨,尸餐素位者更可恨。臣深以为然,殿下不妨多去向陛下请教请教,何为官?为何官?官为何?”

……

周炯老爷子虽说没有正式致仕,但内阁的大权基本上已经在往林如海的手中转移。

地方上涌向中枢的奏章越来越多,每日都有弹劾林如海等阁臣的折子。

不过皆被内阁直接截留,林如海等人更是毫不客气,要么留中不发,要么直接怼回去。

反正如今的内阁有任免五品以下官员的权力,惹恼了内阁大佬,直接让都察院或是龙禁卫出手查他。

这群当官的,又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呢?

刘弘被内阁的几位师傅限制了工作时长,生怕这位小爷给累病了。

便是皇帝亲自让人带话说小孩要勤快些,多跟着内阁的师傅学习学习,却被六位阁臣联手怼了回去。

陛下都说了太子还是个孩子,孩子要好好爱护,好好养身体,徒弟怎么教,那是我们这些师傅的事。再说了,我们内阁能处理好这些琐事,陛下还是莫掺和的好。

大夏的文臣可比武将难缠多了,当内阁的意志统一的时候,皇帝都得靠边站。

就这样,刘弘每日的工作就是睡觉、吃饭、打……跟着阁臣师傅学习,非军国大事,那些琐事基本上都不需要他去关心。

四月初,太子妃张六姑娘被御医诊出了喜脉。

这一下,内阁的师傅们干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