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一棒子给颗枣子(第2/3页)
整座大殿的文武官员,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
而正正敢跟皇帝顶牛的那几位,比如海刚峰,只是砸吧了一下嘴,冲贾琮挤了挤眼,意味深长的一笑。
“陛下圣明!贾琮出身武勋世家,熟悉马政。年岁虽小,却是个能臣干将,臣以为由贾琮暂代太仆寺卿,极好!”
谁都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附议的会是平日里怼天怼地怼皇帝的海刚峰,随后便有大大小小的官员站出来躬身附议。
今日的大朝太吓人了,前前后后已经有三十多名京官被大汉将军拖了出去。
可别再惹皇帝了,还是给炸毛的老虎顺顺毛,让皇帝老爷心情好一点。
可别再唱反调了,赶紧下朝吧,太可怕了!
见群臣拜服,皇帝在谁都看不见的角度,微微扬起了嘴角。
“既如此,吏部、礼部、兵部,拟一道择选里长、乡老的札子,尽快送进宫来。京察、大计刚刚开始,朝中就揪出如此多的国贼禄蠹,真是触目惊心。拟旨,朕欲开恩科,为国择选良才。礼部安排下去,该准备的准备起来,户部拨出银两,把各省及南北两京的贡院都修缮一下……”
吁~
总算完了!
皇权下乡就下乡吧,反正里长、乡老什么的,就算由朝廷统一招募,那也是要考试的。
他们这些官宦之家的子弟,基本上都是读过书习过字,比那些泥腿子要有优势的多。
至于说开恩科,殿中的文武都不觉得有多么奇怪。
皇帝明显是要皆京察大计剔除一部分不称职的官,总要挑选一些新人上来,只要跟他们自己关系不大,百官们对此还是没什么反对意见的。
随着皇帝的总结性发言,群臣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不过紧接着又听皇帝冷哼一声,百官的心又一次提了上来。
只见皇帝再一次的起身,龙目扫视整座大殿。
“投献之风不合祖制,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还有圣人他老人家既然已经给了尔等极致的优渥,就别再搞那些腌臜事恶心人。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都好好想一想,该退的退,该偿还的偿还,别弄得一身铜臭味,朕欠了尔等的俸禄不成?”
说罢,皇帝不等群臣反应,当场拂袖而去。
夏守忠立马拂尘一甩,高呼一声退朝,就追着皇帝离开了奉天殿。
啊~
百官们人都傻了,别说高呼万岁送皇帝老爷,一个个呆若木鸡的站在远处,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投献之风盛行百年,家里的那些地改名换姓种了近百年,怎么退?给谁退?心疼啊!
大朝会结束了,可没有人离去。
皇帝老爷最后那道不是圣旨的圣旨,就像架在脖颈的刀,没人敢不当一回事。
“咳咳~”
整场大朝,除了跟夏令行说了几句话的周炯老爷子终于“睡醒了”。
“大相公,您看这事……”
周炯看了一眼一脸无奈的百官,满面和煦。
“陛下既然已经发了话,咱们就遵照圣意办就是了。就像陛下说的,如今国朝正逐渐取消田赋,百姓不用再承担繁重的赋税……再说了,朝廷又不欠咱们的俸禄,总盯着百姓的那点口粮,确实有辱咱们圣人弟子的名声……”
贾琮就差给周大相国拍手叫好了!
瞧瞧这话说的,简直堵死了众人推脱婉拒的所有门路。
就说你们敢不敢反对,敢不敢?
敢反对的,是对皇帝老爷发的俸禄不满意?还是说,你们要自绝于煌煌圣道?
首辅大人的话成了压倒百官的最后一根稻草,内阁其他大佬不说话,就代表了默认。
六部的几位尚书皆是率先躬身领命,其余人一个个只能叹气一声,作揖拜下:“下官谨遵大相公钧旨……”
“不过,这该怎么退?我家那些地,都不知道换了几次主人了。就算要退,我也不知该推给谁!”
有人苦恼的道出了他的烦忧,附和之人几乎占了大半的朝臣。
这个问题就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大夏的财神爷林如海都觉得难办,奉天殿中又一次陷入了诡异的沉寂。
这时却见贾琮这个异类挤了进来,咧嘴笑了。
“嘿,这有什么难办的,有名录的该怎么退就怎么退,已经找不到原先主人的,没有继承人的,交给当地的官衙就是。这几年皇庄、官田都在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这些田纳入官田,由朝廷统一分给无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