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5章 去东方获得新生(第4/5页)
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在扎波罗什市建立起来了第29工厂,此时,给工厂配套的设计人员和工厂是在一起的。
在残酷的战争中,工厂搬迁到了后方,等到二战结束之后,他们回到扎波罗热,设计人员独立出来,组建了第478试验设计局,由伊夫琴科领导,洛塔列夫担任当时的М-26发动机的主任设计师。
到1966年,第478试验设计局改名为进步·扎波罗热机器建造设计局。这家设计局的辉煌也开始了,他们设计的发动机,装在了安东诺夫、别里耶夫、伊留申、图波列夫、米尔和雅克列夫等各种飞机上。
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当然就是给安-124和安-225研制的D-18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参考了劳斯莱斯RB211的结构,大胆地采用了三转子,全世界就这么两款而已。
如果没有这种发动机,绝对不会有强大的安-225运输机的出现。
同时,它还设计了其他的发动机,比如说给米-26这种超级直升机研发的D-136涡轴发动机,也是由他们设计的。
苏联崩塌之后,进步·扎波罗热机器留在乌克兰的手里,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可惜,乌克兰除了败家,就不会别的啊!
1994年,设计局改名为伊夫琴科·洛塔列夫设计局。到2004年时,才改为后世伊夫琴科·进步机械制造设计局这个名字。
在俄国人的军工体系里,设计局负责设计,配套工厂负责建造,给进步设计局配套生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马达西奇工厂。
现在,设计局和工厂,几乎就是一体的了,他们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秦涛给他们提出来了一个让他们几乎无法拒绝的建议:去东方,开设工厂!
这绝对是双赢的。
东方缺乏先进的发动机,尤其是这种大型运输机使用的发动机,所以,当年运二十虽然已经定型了,但是,生产却依赖于俄罗斯提供的D30发动机,如果要是引进了安-124上的这种D-18T发动机技术的话,那两台就够用了。
当然了,运输机配四台发动机,是出于可靠性的考虑,但是,只要有了发动机,再造更大的,和安-125同级别的,也没有问题啊。而且,这种发动机提高一下燃油的经济性和寿命啥的,要是能用在民航客机上,那国产的大客机,也就有希望了啊!
对于目前的进步设计局和配套的马达西奇工厂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西方有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肯定是不会选择他们作为合作伙伴的,他们的市场,就在东方!
“贵方政府,欢迎我们过去吗?”穆拉夫先科问道,他还有一些顾虑。
“当然欢迎,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发展之中,需要大批的人才,贵方的工程师如果能去东方,那一定会受到我们的热烈欢迎。”秦涛说道:“如果目前我们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的话,那我们明州集团,也愿意分出一部分资金来,和贵方一起组建联合工厂。”
对方怕的还是钱的问题,在秦涛这里,钱不是问题!
有钱豪掷一亿美元购买一架吃灰的安-225,当然也有钱组建一个合作工厂,共同生产先进的发动机了。
对秦涛来说,这的确有些不务正业,但是,给祖国解决航空工业的心脏问题,那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这个方案,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就在这时,一名领导开口了,将处于热情中的穆拉夫先科给泼了一头的冷水。
去东方开设工厂,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进步设计局和马达西奇工厂说了不算,甚至可以说,这关系到国家的战略问题。
“我们友谊的双手已经伸出,现在,就看贵方的态度了,现在,让我们为以后合作顺利而干杯!”秦涛说着,举起来了手里的酒杯。
干杯!
众人全部举起了酒杯。
在一次次的合作中,秦涛是那个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人,郑明甘愿当做绿叶,来衬托秦涛这朵花,因为他知道,秦涛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着巨大的意义的。
如果把乌克兰这里的航空工业引进国内,对祖国的航空工业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啊!
可惜,进步设计局不设计战斗机发动机,否则的话,歼十、歼十一的心脏问题就能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