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目标是星辰大海!(上)(第3/6页)
他此前和徐云从未有过任何交集,同时诺奖的荣誉以及自身的性格原因,使得杨振宁在学术方面有着很强的自信——直白点说就是不太会相信人。
但另一方面。
元强子模型的事实也摆在面前,如果徐云真的在元强子模型的推导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他的能力必然不可小觑。
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交汇在一起,令杨振宁此时陷入一个‘信疑二象性’的状态——时而相信,时而又有质疑。
不过徐云却不知道杨振宁内心的想法,只见他很快翻出了自己刚才抽空写下的思维导图,说道:
“杨先生,咱们先说说暗物质的问题吧——这方面我倒是没太多看法,主要是想和您同步一个信息。”
“那就是不久前王淦昌同志发现了一件结合能为1.26812MeV的事例,事例对标的是一颗编号4685的超子。”
“根据理论组同志们刚才完成的合力推导,我们认为暗物质应该会和这颗4685超子有一些关系。”
“要么是暗物质可以在结合能区间独立维系,要么就是与4685超子有一定伴子的属性关联。”
“你说什么?!”
听闻此言,杨振宁顿时瞪大了眼睛:
“徐同志,你说的是真的?”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当然是真的,杨先生,您目前有接触相关数据的资格,刚才基……唔,我们这边已经把参数发过去了。”
“记录参数的文件应该就在电话附近,您找到它一看应该就能清楚。”
唰——
徐云话音刚落。
杨振宁便放下话筒,飞快的在桌面上寻找了起来。
果不其然。
几秒钟后。
他便在电话的另一侧找到了一张比演算纸小一点、记录了一些参数的浅黄色便签纸。
于是杨振宁迫不及待的将它拿到面前,认真看了起来。
再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杨振宁反复推导过暗物质在标准框架中的数学性质,此时面对这份数据,他很快便进入了推导状态。
“跃迁态函数参考铍-8原子核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那么复合能应该就是426.984……”
“qi相对应的正则动量是pi=aLaq˙i……于是可定义正则动量密度为π(r,t)=aLa(atΨ)……”
“所以系统的哈密顿量为H=∫(π(r,t)atΨ-L)d3x……”
“……算符则有以下基本对易关系,[π^(r,t),φ^(r′,t)]=-ihδ3(r-r′)……以及[π^(r,t),π^(r′,t)]=[φ^(r,t),φ^(r′,t)]=0……”
“因此其自由实标量场φ的拉氏密度函数为L=-12ημνaμφaνφ-12m^2c^2h^2φ^2=12c^2atφ^2-12(▽φ)^2-12m^2c2h^2φ^2……”
与此同时。
听到另一边唰唰唰的书写声,在221基地的徐云亦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世间万物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巧合的存在真的很容易让你对命运二字产生莫名的好奇与感悟。
当初在串列式加速器开机的第一天,王淦昌便发现了4685超子存在的迹象。
徐云对于这颗粒子可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它便是直接与孤点粒子相连的钥匙。
不过那时候由于时机问题,徐云一直不太好将孤点粒子的存在抛出来。
结果没想到,杨振宁居然通过标准模型推导出了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如此一来。
徐云便在陆光达转述消息的时候,顺水推舟的将4685超子以及孤点粒子存在的事实告知予了众人。
整个过程衔接的极其丝滑,就连基地里那些不知道徐云来历的专家也没感觉丝毫异常。
更令徐云感觉微妙的是。
后世对孤点粒子验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
正是杨老!
没想到换了个时空,杨振宁居然与孤点粒子又产生了羁绊……
袁老和花花,杨振宁和孤点粒子,徐云和驴……不同的时空中,有些东西依旧在彼此呼应,着实令人感叹。
随后徐云便在电话边安静的等待起了结果,由于基地方面的参数提供的足够充实,杨振宁这次只花了十多分钟便重新传来了回复:
“小徐,你说的没错,这颗粒子的数据不正常!”
“它在很多参数上都表现出了非自发耦合的情况,而且这颗介子似乎也不太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