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苦难的匠户(第2/3页)

他知道,一般这个时候的侯爷,已经处于盛怒的当口。

而三个官员听见了张三的话,眼神之中则是不由自主的闪过一抹绝望。

张三凑近陈堪的耳朵边上,尽量压低声音道:“侯爷,如果属下猜得没错的话,这些匠人的后人,恐怕都已经脱离了匠籍。”

张三的声音不大,但还是被下方的匠人们听了进去。

匠人们脸上顿时闪过绝望之色,片刻之后,在李适和两个提举司官员的带领下,哗啦啦的跪在了陈堪面前。

李适道:“下官欺瞒了侯爷,还请侯爷治罪。”

匠人们开始求饶:“侯爷饶命,小人们也是迫不得已啊。”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陈堪有些愣神。

“诸位这是做什么?”

“侯爷,不是小人们不愿意遵循太祖爷定下的户籍制度,委实是活不下去了啊。”

场中有些上了年纪的匠人,突然就开始哭泣。

“侯爷,还请侯爷可怜可怜我们。”

“小人给您跪下了。”

宝钞司的三个官员跪在陈堪面前,满脸苦涩。

李适道:“侯爷,事到如今,下官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宝钞司里,已经没有年轻的匠人了,他们就是宝钞司的最后一批匠户。”

陈堪将询问的目光看向张三,既然张三说他知道原因,陈堪便没打算让李适去说。

简单来说,陈堪现在已经不信任宝钞司的任何一个人。

见陈堪不为所动,李适一脸苦涩的又跪了回去。

张三只觉得被陈堪的眼神盯得头皮发麻,不由得下意识的挠了挠脑袋。

“大人,这个,您知道匠户的征调制度吗?”

陈堪斜眼看着他:“废话,赶紧说。”

张三小心翼翼的偷瞄了一下跪在陈堪身前的那些匠人,低声道:“大人,朝廷征调匠户是不给钱的。”

陈堪一愣,随后心中忽然像是划过一道闪电。

继而脸色一变,也开始苦笑起来。

“原来如此。”

他懂了。

难怪这些匠人在自己问出那个问题之后会是一脸惊恐的神色。

感情他们是将自己当成朝廷派下来调查匠户的陈扒皮了。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陈堪心中苦涩无比。

这就是老朱引以为傲的户籍制度啊。

他原本还以为只有军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想到匠籍更严重。

简单来说,老朱登基之后,制定了军籍与匠户世袭制度。

即匠户的儿子也必须是匠户。

这样朝廷就会有永远用不完的工匠。

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匠户是靠手艺吃饭的。

但...朝廷在征调匠人的时候,并不支付给匠人相应的薪水,也就是说匠人要给朝廷白打工。

本来匠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但被朝廷征调之后,匠人没了收入不说,反而变成了吃白饭的。

匠户依靠手艺养家,变成了一家人养着匠户给朝廷打白工。

长此以往,匠户要么成为逃户,要么干脆便找关系甚至花钱找官府改户籍。

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匠户越来越越少,朝廷征调匠人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旦征调到一个匠人,就往死里用。

而其他匠人见给朝廷免费做工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干脆直接开启全家大逃亡或者将家中子嗣过继他人。

总而言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大明的匠人便会彻底消失。

陈堪站的位置太高,以至于他一开始忽略了这个可能性。

现在陡然明白过来,脸上不由得露出悲怆之色。

他是实在没想到,大明的匠户过得这么惨。

难怪宝钞司那么大衙门,却只有这么点人,也难怪宝钞司会忙碌到需要衙门主官上一线。

朱棣登基到现在,大赏功臣,赐封外国使节,安抚各地,哪里都需要钱。

大量的宝钞被朱棣挥洒出去。

造成的结果便是宝钞司的匠人连续不断的工作了将近一整年的时间。

难怪自己刚刚进入宝钞司,会出现看匠人像看工具似的错觉。

可不就是工具吗?

这么大的工作量全部压在这么点人身上,也不怪他们在听见今日停工之后会如此激动。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