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页)
可怜灵寿县主谋划了一通,报仇一事刚刚开始,就被王安石捅到了官家跟前。
王安石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就连告状一事也不是闹着玩的,人证物证皆呈现于官家跟前,说濮安懿王府一家有谋反之心。
官家免不得惩治他们一番。
可怜巨鹿郡公听闻苏辙上次那番话后一直没什么动作,却被灵寿县主牵连,一家子被贬为庶人,发配边疆去了。
忙完这件事。
王安石就入朝当他的副宰相去了。
他对变法的坚持是多年如一日,刚回汴京就与官家说起他的变法之策来。
这次他呈上去的折子比当初足足厚上一倍,从方方面面囊括了变法,从富国、强兵、选才等各个方面下手,确保无一遗漏。
到了最后,他更是跪地道:“……臣这些日子好好想了一番,觉得先前苏辙苏大人的话说的很对,当日臣的变法之策并不适合推行。”
“但这些日子,臣四处走访,更是询问过许多老百姓的意见,所以又重新研究出变法之策,还望官家三思。”
近来身子好转不少的官家也察觉出朝廷问题很多,再见王安石字字句句言之有理,便道:“这件事你就着手安排好了。”
末了,官家更是道:“若有什么拿不准的事,就与苏大人多商议一二吧,他也是个聪明人。”
王安石连声应是。
很快,王安石就推出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十多项变法之策。
满朝哗然。
反应最大的是欧阳修,范镇这些老臣,用他们的话来说,变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就拿青苗法来说,朝廷向需要的百姓提供低息贷款,出发点虽是好的,可若是老百姓还不上钱怎么办?若是借钱的老百姓突然暴毙身亡又怎么办?若是有官员与老百姓狼狈为奸,坑骗朝廷的银子又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根本不像王安石说的那样简单。
还有保甲法,朝廷把老百姓编为保甲,互相监督,虽说是为了基层的治安,但给不给这些老百姓工钱了?若是给工钱,给多少才算合适?若有人占了名额不做事怎么办?若是不给工钱,那让老百姓们白白浪费劳动力,老百姓能愿意吗?
……
几乎每一条变法之策欧阳修等人都能找出弊端来。
欧阳修再次率领朝中文武百官上书,恳请官家三思。
可惜这次官家似乎站在了王安石这边。
年迈的欧阳修便带着文武百官跪在城门,请官家三思。
秋雨萧瑟,淅淅沥沥的雨水打湿了欧阳修等人的衣裳,头发,欧阳修,范镇这些老臣们一开始身姿跪的笔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的身子就矮了下去,可见是身子有些受不住了。
内侍不知道第几次出去劝他们离去,但欧阳修却跪地道:“官家一日不改变心意,我们就一直长跪不起。”
内侍微微叹了口气:“欧阳大人,您说你们这又是何必呢?官家的脾气您应该比谁都清楚,这件事,官家是心意已决……”
欧阳修没有接话。
他的眼神看向前方,用沉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内侍没办法,只能折身回去。
大殿内。
官家与苏辙相对而坐,虽说桌上摆着棋盘,但官家的眼神却时不时落于窗外,瞧见欧阳修等人这般坚决的样子,更是眉头微皱。
内侍一进来,便低声将方才之事都道了出来。
官家长叹一口气,看向苏辙道:“……这件事你是如何看的?”
“变法,难道真的不可行吗?”
别说官家看到这一幕觉得痛心,就连苏辙隔着雨帘,瞧见范镇的身躯摇摇欲坠都觉得有些不忍,直道:“官家,不管何朝何代想要推行变法都是建立在鲜血与泪水之上的,有人喜欢改变,可有人一心守旧,新与旧的对抗,本就是多年来无法改变的问题。”
“可朝中大臣反对的态度这样强烈,可见这变法之策多少是有点问题的。”
“微臣觉得,若能将这些问题解决,想必朝中反对之人就能少许多的。”
官家是知晓苏辙性子的,知道他这样说大概是心中已有了论断,正欲开口时,却听见外头传来一阵喧嚣,其中似有人高声喊道:“不好啦,不好啦,范大人晕倒了!”
苏辙跟在官家身后出去,果然见着范镇已晕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