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4/7页)
石采文起身的动作停了一瞬,随后站直,神情阴郁的低下头,“是,殿下料事如神。”
“你不必如此,此事不是你的责任。”
沈玉耀见她那样,就知道石采文是在自责自己没能阻止石晓晓,甚至最后的柳暗花还是从她手里出去的。
“但若非臣女监管不力,又怎么可能让她再次用此物害人,还是害得皇子,若陛下得知此事,必定会龙颜大怒。”
查来查去,最后根源竟然在刑部尚书的府上查出来了,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沈清瑾已经并非皇子,他是庶人沈清瑾。况且,石晓晓不过是你堂妹,还是远房堂妹,此前从未在一起生活过,父皇不可能因为一个远房亲戚,就牵连到石尚书头上。”
话是这么说,但是向来有买卖柳暗花,则牵连全族的规定,最后石炳生到底能不能保住官位,全看他在皇帝心中分量如何。
这些年,石炳生贵为朝堂中寒门官员之首,曾经与世家大族的代表郑家与杨家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现在郑杨两家都已经没落,郑家更是直接被灭了族,平衡已经被打破。
石炳生他若是勤勤恳恳,一如既往的工作,便也罢了,皇帝多少还会念着他功劳苦劳都有,但若是他犯了大错,治家不严,那就不一定还能稳稳坐在寒门之首的位置上了。
沈玉耀也只是一个猜测,她没有跟石采文说,担心石采文想太多。
但即便她不说,石采文也能明白。
于是她一咬牙,直接跪下了。
“殿下,臣女自请出京,为殿下效力,还请殿下保臣女父亲一命,保石家无虞!”
石采文知道最近沈玉耀一直想要找个合适的人,去西北那边代替杨可卿,处理棉花的事情,让杨可卿回来。
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女子学堂开启,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石采文也在努力,若是这个阶段去西北,几乎就是放弃此事了。
沈玉耀明白石采文的意思了,她是用自己现在入朝的一个机会,为她办事,为父求情。
杨可卿有功,又急于回来,石采文过目不忘,乃是天纵奇才,别人去西北,肯定稳不住杨可卿手上的东西,但是石采文去就不一样了。
她绝对能做到。
是让石采文留在京城,还是将她外放一年半载,换杨可卿回来,其实后者更合算。
因为石采文的文学造诣很高,就是去读女子学堂,公主和大儒们也不能教她什么,让她去教还差不多。
“你确定?不后悔吗?”
沈玉耀问道。
石采文摇摇头,“石晓晓就在我身边,我却什么都没有意识到,她就在我眼皮底下害人,我不能阻止她,本身就有过错。父亲想来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去申王府。”
世间之事就是如此的不讲道理,恶人从来不会自省,好人却为自己画地为牢。
沈玉耀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你确定,那就去吧,等你到的时候,顺便见见杨可卿,你们一别数月,想来很是想念对方。”
石采文神情恍惚了一瞬。
倒不是想念那个对手,而是想念曾经可以无忧无虑,肆意妄为的日子。
“是,臣女遵命。”
石采文不想在家中犹犹豫豫,她给父亲留书一封,又去见了一面母亲,告知母亲自己要出远门一趟,不日即归,便简单收拾了行礼,直接骑马走了。
她只带了十几个侍卫。
武功不行,但是骑术很好,身上还有钱,轻装上路的话,应该两三天就能到合川。
小江夫人一直在哭,她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夕之间,她的女儿就要远行,甚至归期不定呢?
明明前几日,女儿还在说,她要去女子学堂,日后为太女效力的。
小江夫人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她知道,有些风雨即将降临到这片宁静之地,而她的女儿,用自己尚且年幼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最后躲过了一次灾难。
沈玉耀叹口气,想了想,觉得没什么可以去的地方,干脆回宫了。
她需要在那些女子学堂的人中,挑选一些平日里才学兼优的人,好好培养。
还要跟朝堂上那些大臣接触接触,互相之间了解一下彼此的脾气,让政策能实施的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