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2/4页)
霍善听后两眼一亮,正准备乐滋滋地去找霍光问能不能安排此事,又想起自己刚得了枚新印玺。于是他又倒了回来,一手抱着琵琶,一手摸出李世民塞给他的新印玺,边跟李长生说明情况边强调不是他索要的。
是李世民非要给他的哦!
李世民还让他带医学生去巡疗!
他觉得他们江夏郡的医学生都已经学了这么多年,也可以巡疗起来了。
李长生:“……”
知道了,这李世民也是个不靠谱的。
既然人家都给了,李长生也没有非让霍善还回去,只是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感觉还会有人给霍善塞医官印。
毕竟给个医官对许多人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高官厚禄,除了对医术有要求以外别的都挺随意,历朝历代不少民间医家都曾因为给达官贵人治了病而一跃成为御医。
霍善又把李世民提议多朝联合开发新技术的事讲给李长生听。
李长生在江夏郡这边主要管着墨家诸事,这些年来墨学院也招收了不少新鲜血液。只是霍善每次跑出去溜达一圈就绘声绘色讲起各方见闻(并提出自己也想要),他们所有人全力投入研究都有点忙不过来。
比如他有次见了别人的蒸汽机,回来问他有没有办法弄出来;没过多久,他又说有种内燃机……
跟不上,根本跟不上。
蒸汽机这种外燃机倒是现有技术下能够实现,因为它的原理非常简单,而且在霍善见到蒸汽机的那个时代就连火车机头的构造都已经公之于众(霍善回来的时候讲的是“师父,我想要火车”)。
蒸汽机的作用就像是烧开水,火在底下烧,水在上面沸腾,产生大量的蒸汽,而这些蒸汽可以推动连杆带动相应的机器运作。
经过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很快脱离了原本比较单一的煤矿产业,迅速推广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去。
这东西挺能省人力牛力马力。
就是比较废燃料。
对于煤矿资源不发达的地区,还不如多雇几个人。不过江夏郡这边倒是可以小小地奢侈一把,因为这边的矿藏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这玩意可以代替人力去做一些相对危险的工作,尤其是煤矿开采上是非常适用的。
李长生这两年都在琢磨这件事。
要像霍善说的那样修一个连通整个大汉的火车网络,目前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弄清楚原理以后修一点给霍善玩玩完全没有问题。
反正除了霍善外肯定还会有很多好事者想体验一下坐这种大块头的感觉,到时候运行个一年半载肯定就把投入的制造费用给赚回来了。
既然李世民都提出了多朝联合研发,那李长生肯定也是没意见的。
光靠霍善去别人那儿瞧瞧成品,想让这些新鲜事物顺利落地其实挺不容易的,比如平板玻璃的制造项目就遇到了不少技术瓶颈。
明明只是那么简简单单一块透明玻璃,愣是从塑形到切割都需要考虑良久,难怪一直到袁枚那会儿大清都还得花大价钱从洋人那里采购这玩意。
真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有人愿意多提供点摸索经验,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李长生道:“那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办。”
霍善得了李长生的准话,边溜达去找他叔霍光边在交流群里汇总一些乱七八糟的待研发项目。
全都是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但是他在外头见过的新鲜事物——有的他知道原理,有的他不知道,反正先挂出来给大家瞅瞅。
好东西当然都要扒拉到自己碗里!
交流群最方便的就是只要你脑海里有相关内容,统统都可以整理成册发到群里,霍善就是这样从苏轼他们那儿收到许多乱七八糟的书。
眼看马上到霍光办公的衙署了,霍善才意犹未尽地发了最后一句话——
【群主】霍善:先发这些,你们自由领取,量力研发!
李世民这个倡议人自然是第一个冒头接收文件,接着接着他就发现……接不完,根本接不完。
看来这玩意还真得量力而行。
其他人也陷入了长久的无声领取状态。
唯有霍善这个硬生生用文件海洋把群给炸了的家伙,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干了啥了不得的事。
他已经开开心心地抱着琵琶来到霍光面前,问他要不要听自己弹个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