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造化之妙①(第4/5页)

“天地便是一个巨大的造化洪炉。日月山河与众生俱在炉中,是一团团大小不一的造化。而我——”

伏衡华观测中的自己,亦是一团造化气团。但品质比其他人更为纯粹。

随着他的一举一动,他身上不断散出造化灵机于其他造化气团。

然后其他造化气团随之壮大,并回馈于伏衡华。

“此乃造化运行之本质,亦是我道所在。”

衡华明白,自己修炼造化真元,冥冥之中孕养造化灵机。随着自己传道,这些灵机便分散出去。而他人得自己指点“仙缘”,借造化之机而成就大运,便是契合造化命数。从天地“造化大洪炉”中,能得到更多的造化。

而随着他们迎合运数,造化壮大。也会回馈伏衡华自身,让他汇聚更多的造化灵机。

“不过,我的造化与天地造化虽同源,实则不同。这便是我修行之时,劫数重重的关键。”

他修行《造化会元功》,凝先天道种,自成一界。对这方东莱天地而言,犹如异端。故而每逢一重修为突破,必有劫数降临。

但伏衡华终究是行走造化之道,除却境界突破之时,自身造化真元与天地造化本源会产生差异,从而被天地排斥外。平日里,他因为修炼造化之道,反而更得天地亲厚,宛如一体。

这也是为何伏衡华气运浑厚,修行飞快的缘由。

平日装作同类,突破显露异类跟脚,等突破后再度伪装为同类。

而能让伏衡华维系伪装的另一原因,是伏衡华身上浑厚的道德之气。

将天地视作造化洪炉。那么所谓的道德、功德、圣德三道气又是什么?

衡华观察天地造化之运行。

心中自然明悟。

天地无智,但造化之行,混沌而有序,故为天道。

理道之混沌,此谓道德。

匡天道之序,此谓功德。

践天地之理,此谓圣德。

此三类皆与天道有关,只是在这方天地间所行之事不同。天地本源给予的不同反馈。

“天地造化之运行,是混乱无序中的有序。”

有人生来得大造化,根本超凡,智慧过人。有人生来命运多舛,霉运连连。

天地之运行包容一切,却又不会精细、智慧的安排一切。

而伏衡华的存在,恰好在东莱天地为混乱的造化运行带来一份秩序。

他从天地间吸收造化本源,然后散出造化灵机,促使修士得天地造化而快速成长。

成长之后,他们又将造化回馈于伏衡华,直到伏衡华的下一次散布。

“我即为造化,我即为大道。随心动念,则众生得造化加身,天眷不断。”

衡华明白,当自己未来证道之时,恐怕便会达到这般程度。

在自己体内,或许能孕育另一个造化大千。

而现在,他作为东莱造化运转的中枢之一。

没错,中枢之一。

眺望远处的通天楼,伏衡华感受到一股股比自身更加庞大的造化气团。

那群劫仙行事,凡契合天道之运转者,必然有造化运行的轨迹。

比如葛志鑫得沧澜子吩咐,去研究化龙之术。冥冥之中,便有一道气机自劫仙处降落,加持在葛志鑫身上。

若完成了,葛志鑫得到嘉奖。

哪怕只是实质性的酬金、功法。在天地运行之中,亦是他的造化气团随之壮大,从天地造化的份额中多占据了一些。

“凡身居高位、道行通天者,行事能干涉他人命理者,都如同一个个造化枢纽,为这方天地中转造化,让天地维系活力。”

造化不只是生命,却又包含生命的特性。

可以将“造化本源”视作一方天地的生命力、血液。

唯有不断的运行,才能让天地充斥活力。

若众生俱灭,山河日月不存,一切归复死亡,造化自然归入寂灭。

分析到这里,衡华不得不联想到那卷死亡天书。

那卷天书让一切活动之物归入静止,正是这一道理的体现。

过了一会儿,放下对那邪门之物的担忧,衡华思索自己当下。

自己既然可以如此运转造化灵机,能不能让伏家得到更多的好处,更多的造化?

可转念一想,伏衡华否决这个念头。

我所行之一切,推动东莱“造化大源”的运转。伏家因为亲近我,本就沾染福泽,获益匪浅。倘若再偏私心,失去“天道为公”“顺其自然”的心态,反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