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5/8页)
“不过,这种顶尖食评家,很少会接‘寻找身边美食活动’的单,基本不用指望。”
洛闻川很肯定,绝对没有过什么再评的食评家。
单一个食评家,乔装改扮可能认不出来。但食评家这样特殊群体,连着来好几个都认不出来,这可能性不大。
那多半就是压根没登上去。
洛闻川把烟按灭了,斟酌着说:“你也不用太沮丧,现在老客基本也稳定下来。”
他看裴宴一直低着头,还以为她是沮丧到哭了。
直到裴宴抬头,他才猛然发觉,别说哭,她甚至嘴角略微弯起,很愉快的样子。
裴宴:“沮丧?”
她笑着把杂志翻过来给他看。
洛闻川一看,首页版的背景,竟是裴氏食府的外观和内部环境照片!
再一看占了大半首页版面,可不就是对裴氏食府的评鉴?
他微微抽了口冷气,又惊又喜,连忙凑过去,跟裴宴一起仔细读评鉴内容。
越读惊讶越大,忍不住看了裴宴一眼。
裴宴抬起头,跟洛闻川对视一眼,沉吟片刻:“这文章……”
还真是,十分出乎意料——对她的评价,好像高得有点离谱了。
裴宴都觉得“出乎意料”,其他《华国美食月刊》的读者更是被这篇文章惊掉下巴。
冯乙从年轻时就以文字锋锐、评价辛辣且一语中的,无论是批评还是夸赞都极度大开大合闻名。
人到中年,没那么锋芒毕露,但这篇文章倒是颇有他年轻时的色彩,言语中毫不吝欣赏。
上来先是大肆夸赞了裴氏食府那位年轻小老板的手艺,随后仔细评鉴了两个招牌套餐里每一道菜,尤其给了套餐B极大篇幅赞美。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第二份套餐……蛋羹以外,主菜的两道鲁菜更让人惊喜。”
“其中四喜丸子加的不是一般的雪梨,而是独到地选择了水份更少、更加爽脆的莲藕。这样,保留丸子外皮酥脆的同时,又能完美入味。”
“另一道主菜,是众所皆知、极其考验厨子基本功的油爆腰花。裴氏食府小老板的基本功,她绝赞的刀工和对火候完美的掌控力,让人难以想象她只是个仅仅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子。论这两道鲁菜,个人认为,远胜于我前几日尝过的,与这家小饭馆仅仅几步之遥,以鲁菜出名的厨艺世家——宋家之家传老店,'宋家酒楼'的浔阳分店。”
最后总结:“这位年轻的小老板,虽还有些青涩,但前途不可限量。”
“远胜于宋家酒楼”。
看到这样的字眼,读者都心中一惊。
第一反应,去看这篇文章的撰稿人。谁这么大言不惭,竟敢说一家无名无姓的小饭馆,比宋家酒楼还好吃。
结果冯乙两个字简直闪瞎他们眼睛。
这一大清早,头一批把月刊拿到手的读者,大多是对美食圈有一定了解的资深吃货,甚至干脆就是圈内人。
冯乙这个名字,他们耳熟能详。
资深美食评论家,哪怕在极难成为正式会员、含金量极高的华国美食协会内部,都算是很有些牌面的食评家。
不少火爆的美食节目、纪录片都曾找过他,希望他能做节目顾问。
若非冯乙脾气古怪,喜欢到处流浪,不愿接这些工作,也不曾出书,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只会更高。
冯乙此人不仅脾气古怪、很难讨好,还出了名的不爱钱财。
据说曾经有个餐饮零售集团想开辟高端餐厅线,花几百万希望冯乙能替他们说两句好话。结果冯乙实际尝过后,连筷子带支票直接砸到那餐饮集团老总脸上,骂他凭这个味道还想让他说好话,简直痴心妄想。
这事传出来后,哪怕冯乙从不刻意经营名声,他的评鉴依旧被懂行者推崇。
知道这些前提,再感受一下这份评鉴,震惊度瞬间翻番。
本以为是小饭馆联合什么野鸡食评家夸大其实,月刊几年难遇的出了错漏。
然而这可是冯乙,他绝不可能颠倒黑白、胡说八道。
真相只有一个。
宋家酒楼的浔阳店真的还比不过一个20岁年轻姑娘开的小饭馆!
这小饭馆是什么绝世紫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