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4/8页)
元旦很多电视台会有城市风景专栏,如果能被电视台采访到,好歹去找博主打广告时更有依据。
张全酒有点上头:“有啊,还是省卫视呢。”
裴宴:“?!真有?”
张全大笑:“可不是,省卫视的元旦旅游宣传节目,咱熙来街蹭隔壁俩大学的光,能出镜三秒,无人机航拍。”
裴宴:“……”这有屁用。
“那本地电视台呢?”
张全沉吟片刻:“熙来街刚翻新完毕的时候上过一次本地新闻台,后面没什么大事不会上。不过——生活台不是有个收视率很高的《浔阳闲话》么?你婶子就可爱看。那节目选题杂,从诈骗案件,到鸡毛蒜皮老娘舅,只要有爆点都能上。”
“小吃摊特别火算爆点么?”
“人家要的是那种很离谱的,意想不到的。”
那就是不行了。
裴宴愈发发愁,接过张全给她倒得酒抿了一口,被辣的直皱眉头。
她不嗜酒,偶尔小酌,从前宫里的就没这么烈,也没这么劣质。
没法消愁。
裴宴一时想不到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只好先专注于赚满66W。
荷叶夹肉最后三天促销成效颇丰,哪怕其实并没有那么爱吃的,一听说以后就要下架变成绝版了,都抢着要买。
“绝版”这词对人的诱惑力很大。
当然也有很喜欢荷叶夹肉,不满裴宴为了新品而下架自己喜欢商品的,还有人在S大论坛发帖,说会不会新品反而没荷叶夹肉好吃。可惜论坛路人都被之前的事搞怕了,不仅不附和,还纷纷回复让人闭嘴别瞎说话。
直到三天后新品正式上架,不满的声音瞬间完全消失。
实在是——这次的新品太棒、太适合冬天了。
嘉瑞的圆脸姑娘听说今天小吃摊上新,愣是早早完成工作,午饭拉着闺蜜和隔壁工位的王睿川来排队。
她眯着眼睛,发觉今天小吃车变了样。
原先的蒸笼不见了,换成了一个巨大汤锅;车一边加了个不锈钢夹子,上面安放着半人高的烤箱,正散发着诱人香气。圆脸姑娘陶醉地吸着气,念小木牌上的字:“牛骨浓汤:30元;麻酱烧饼15元个;白吉馍10元个,比之前的荷叶夹肉便宜哎?”
王睿川搜了一下两个饼:“这两个没肉,便宜点应该的。”
他们没打算帮人代购,每人将新品都买了一份。
寒风呼啸,王睿川本打算回公司吃,但圆脸姑娘已经忍不住了:“这汤是热乎的,咱们就在这吃吧?”
说着已经在附近桌椅旁坐下。
王睿川和闺蜜也很馋,见状也不管冷不冷了,跟着坐下。
圆脸姑娘眼疾手快拆了一次性勺子,一口汤下去,顿了顿,直接将勺子扔一边,捧起碗就往下灌。
灌了一大半,才想起还有搭配的饼,放下碗,忽然觉得浑身发热。
她解开袖子,拿起麻酱烧饼,因解了馋,不再那么饿死鬼投胎,一面慢慢品味,一面往周围看。
不少人都馋得忍不了,顶着寒风喝汤。
牛骨汤鲜美滚烫,香料的味道融入其中,几口下去一直能暖到胃部。热腾腾的半碗灌下去,那便整个人都热乎了,连刮在耳边的寒风都感觉不大到。
“这汤也太驱寒了,比姜汤都惯用。”
“也没有辣椒,怎么做到的?”
“我好像听说摊主师从隐士高人,会不会是什么特殊药材?这其实是药膳?”
之前浔传校报的主编丁尹撰稿时夸张了点,话里话外裴宴师从高人,越传越离谱,还真有人信以为真。
排队的有的听到他们说话,没听到的也能看见喝了汤的要么脱衣服,要么解开衣领,不少人头上都冒汗。
等排到手了都不忙着拿回公司或者学校,就在旁边找个地喝汤。
一时间半个B区都是“咕咚咕咚”“稀里哗啦”的声音,极其壮观,连A区的一些店主都探头来围观这奇景。
此时裴茜的川菜店内。
裴茜同样满头大汗,浑身发热,但不是喝汤喝的,她是气的。
一个月前生意好了两天,结果是回光返照,之后一天不日一天,今天之前已经连着亏本了半月。